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15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1 实验组 | 第10页 |
1.2 对照组 | 第10页 |
2 试剂与耗材 | 第10-11页 |
2.1 使用试剂 | 第10页 |
2.2 使用耗材 | 第10-11页 |
3 实验仪器 | 第11-12页 |
4 实验方法 | 第12-14页 |
4.1 实验原理 | 第12页 |
4.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4.3 操作方法 | 第12-14页 |
5 荧光定量PCR | 第14页 |
5.1 探针及引物序列设计 | 第14页 |
5.2 PCR反应条件及体系 | 第14页 |
6 统计分析 | 第14-15页 |
结果 | 第15-21页 |
1 临床资料分析 | 第15页 |
1.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及生化指标检查比较 | 第15页 |
1.2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比较 | 第15页 |
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15页 |
3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分析情况 | 第15-21页 |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A1166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15-17页 |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间M235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 | 第17-18页 |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间C-344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 | 第18-21页 |
讨论 | 第21-24页 |
1.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基因 | 第21页 |
2.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 第21-22页 |
3.醛固酮合成酶基因 | 第22页 |
4.本实验的局限性和前景展望 | 第22-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文献综述 | 第29-4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附录及缩略词标 | 第43-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