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1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5-16页 |
2.1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断标准 | 第15-16页 |
2.2 早产的诊断标准 | 第1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3.1 标本采集 | 第16页 |
3.2 CRP测定的方法 | 第16-18页 |
3.2.1 CRP测定的原理 | 第16页 |
3.2.2 CRP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 第16-17页 |
3.2.3 CRP测定的操作步骤 | 第17-18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18-19页 |
结果 | 第19-30页 |
1. 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及各组CRP水平的数据 | 第19页 |
2. 足月产组、早产组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组CRP水平的比较 | 第19-23页 |
3. 足月产组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早产组ROC分析的结果 | 第23-27页 |
4. CRP值用于预测早产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优势比的结果 | 第27-30页 |
讨论 | 第30-34页 |
1. 感染、CRP、早产的关联 | 第30-31页 |
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3. 统计方法的选择 | 第31-32页 |
4.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 第32-33页 |
5. 不足与展望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综述 | 第4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