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工程地震论文

地震体波波动时程叠加方式及对边坡响应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0-12页
        1.2.1 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存在问题第12页
    1.3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工程地质概况第15-23页
    2.1 自然地理位置第15-16页
    2.2 地形地貌第16-18页
    2.3 地层岩性第18-19页
    2.4 地质构造第19-20页
    2.5 活动断裂特征第20-21页
    2.6 地震活动第21-23页
第3章 震源辐射特性与波场分布特征第23-30页
    3.1 地震的孕育与发生第23页
    3.2 震源断裂错动与辐射特性第23-26页
    3.3 简化震源的波场分布特征第26-29页
        3.3.1 简化震源分类第26-28页
        3.3.2 简化震源波场辐射特征第28-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地震波传播效应第30-37页
    4.1 地震波传播的空间效应第30-33页
        4.1.1 震源与边坡空间方位第30-31页
        4.1.2 地震波传播路径第31-33页
    4.2 地震波传播的衰减效应第33-36页
        4.2.1 振幅衰减规律第34-35页
        4.2.2 频率变化特征第35-36页
    4.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地震波的震相叠加与边坡激振方式第37-45页
    5.1 地震波震相参数第37-39页
    5.2 地震波震相叠加第39-43页
    5.3 边坡激振方式第43-44页
    5.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6章 不同激振方式产生的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第45-61页
    6.1 简化模型建立第45-47页
    6.2 震源特征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第47-54页
        6.2.1 震相组合类型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第47-49页
        6.2.2 P、S波振幅比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第49-52页
        6.2.3 地震波初动方向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第52-54页
    6.3 地震波传播途径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第54-57页
        6.3.1 震源深度与震中距离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第54-56页
        6.3.2 P、S波时序关系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第56-57页
    6.4 地震波入射方位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第57-59页
    6.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7.1 结论第61-62页
    7.2 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性能及条件优化研究
下一篇:ODP典型站位酸解烃地球化学特征、提取技术及其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指示意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