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岩土锚固技术及其特点 | 第10-11页 |
1.2.2 锚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1.2.3 基坑工程中锚杆表面剪应力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4 土体剪胀性对锚杆受力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5 锚杆设计规范法与存在问题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于Mindlin位移解的锚固体表面剪应力分析 | 第20-31页 |
2.1 锚杆组成 | 第20-21页 |
2.2 锚杆的锚固机理 | 第21页 |
2.3 基于Mindlin位移解的锚固体表面剪应力 | 第21-24页 |
2.3.1 Mindlin位移解 | 第21-22页 |
2.3.2 锚固体表面剪应力 | 第22-24页 |
2.4 锚杆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24-29页 |
2.4.1 锚杆应力分布特征 | 第24-26页 |
2.4.2 影响锚杆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 第26-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基于Mindlin位移解的锚杆设计 | 第31-40页 |
3.1 锚杆抗拔力 | 第31-33页 |
3.1.1 锚固体表面剪应力峰值 | 第31-32页 |
3.1.2 锚杆抗拔力 | 第32-33页 |
3.2 锚固长度 | 第33-35页 |
3.2.1 基于锚固体轴力的锚固长度 | 第33-34页 |
3.2.2 基于剪应力峰值的锚固长度 | 第34页 |
3.2.3 兼顾锚固体轴力和剪应力峰值的锚固长度 | 第34-35页 |
3.3 锚头位移 | 第35-39页 |
3.3.1 锚固体近端位移 | 第36-37页 |
3.3.2 不同类型锚杆的锚头位移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土体剪胀性对锚杆受力的影响 | 第40-44页 |
4.1 土体剪胀性的定量表征 | 第40页 |
4.2 锚杆剪胀效应系数 | 第40-43页 |
4.2.1 推导过程 | 第40-42页 |
4.2.2 系数分析 | 第42-43页 |
4.3 锚杆的剪胀效应修正 | 第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工程应用 | 第44-82页 |
5.1 应用案例一:厦门天地金融港 | 第44-56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44-45页 |
5.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45-47页 |
5.1.3 锚固土层与锚杆设计参数 | 第47-48页 |
5.1.4 基于不同方法的锚杆设计与对比分析 | 第48-56页 |
5.2 应用案例二:厦门新城际广场(2010JP06地块)06号子地块 | 第56-67页 |
5.2.1 工程概况 | 第56页 |
5.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56-59页 |
5.2.3 锚固土层与锚杆设计参数 | 第59-60页 |
5.2.4 基于不同方法的锚杆设计与对比分析 | 第60-67页 |
5.3 应用案例三: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 | 第67-81页 |
5.3.1 工程概况 | 第67-68页 |
5.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68-72页 |
5.3.3 锚固土层与锚杆设计参数 | 第72-73页 |
5.3.4 基于不同方法的锚杆设计与对比分析 | 第73-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5页 |
6.1 结论 | 第82-84页 |
6.1.1 锚杆设计方法与影响锚杆设计的主要因素 | 第82-83页 |
6.1.2 土体剪胀效应对锚杆受力的影响 | 第83-84页 |
6.1.3 实际应用及其效果 | 第84页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