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噪声主动控制系统通道建模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 | 第13-16页 |
1.2.1 主动噪声抵消技术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次级通道建模方法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次级声反馈问题技术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2 次级通道和次级声反馈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17-26页 |
2.1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2.2 次级通道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 第18-19页 |
2.3 主动噪声控制算法及性能分析 | 第19-24页 |
2.3.1 基本算法 | 第19-22页 |
2.3.2 Fx-LMS算法稳定性分析 | 第22-24页 |
2.4 次级声反馈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次级通道常用建模方法与性能研究 | 第26-44页 |
3.1 次级通道常用建模的方法 | 第26-28页 |
3.2 次级通道常用离线建模方法性能研究 | 第28-32页 |
3.2.1 自适应时延估计法 | 第28-29页 |
3.2.2 双传声器法 | 第29页 |
3.2.3 附加随机噪声法 | 第29-32页 |
3.3 次级通道常用在线建模方法性能研究 | 第32-43页 |
3.3.1 Eriksson在线建模的方法 | 第33-36页 |
3.3.2 基于延迟技术在线建模的方法 | 第36-39页 |
3.3.3 基于变步长LMS算法在线建模的方法 | 第39-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次级通道在线建模方法的研究 | 第44-51页 |
4.1 次级通道在线建模方法问题分析 | 第44页 |
4.2 GSVSS-NLMS算法原理 | 第44-47页 |
4.2.1 GSVSS-NLMS算法 | 第45-46页 |
4.2.2 辅助噪声功率调整 | 第46-47页 |
4.3 仿真分析 | 第47-50页 |
4.3.1 单频输入信号算法仿真 | 第48-49页 |
4.3.2 多频输入信号算法仿真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次级声反馈的研究 | 第51-59页 |
5.1 基本算法问题分析 | 第51-52页 |
5.2 反馈通道在线建模与中和的方法 | 第52-56页 |
5.2.1 VSS-LMS算法 | 第54-55页 |
5.2.2 自调整功率策略 | 第55-56页 |
5.3 仿真分析 | 第56-58页 |
5.3.1 单频输入信号算法仿真 | 第56-57页 |
5.3.2 多频输入信号算法仿真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实验研究 | 第59-73页 |
6.1 次级通道在线建模实验研究 | 第59-62页 |
6.1.1 实验系统设计 | 第59-60页 |
6.1.2 总体实验方案 | 第60-62页 |
6.2 基于变步长LMS算法实验 | 第62-67页 |
6.2.1 实验方案 | 第62-64页 |
6.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6.3 GSVSS-NLMS算法实验 | 第67-72页 |
6.3.1 实验方案 | 第67-69页 |
6.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3页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专利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