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盟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 内容提要 | 第1-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 ·土地荒漠化的概念 | 第10-13页 |
| ·土地荒漠化的概念 | 第10-11页 |
|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国外 | 第13页 |
| ·国内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源 | 第17-23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7-21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 ·自然环境 | 第18-20页 |
| ·社会经济 | 第20-21页 |
| ·数据源 | 第21-23页 |
| ·数据源的选择 | 第21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1-23页 |
| 第3章 土地荒漠化的等级划分和变迁研究 | 第23-43页 |
| ·土地荒漠化等级划分的依据 | 第23-28页 |
| ·沙漠化 | 第23-24页 |
| ·盐碱化 | 第24-27页 |
| ·研究区荒漠化分布图 | 第27-28页 |
| ·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荒漠化面积统计 | 第28-34页 |
| ·土地荒漠化动态变迁分析 | 第34-43页 |
| ·动态度 | 第34-36页 |
| ·转移矩阵 | 第36-38页 |
| ·空间动态变化强度 | 第38-41页 |
| ·重心迁移 | 第41-43页 |
| 第4章 景观格局分析 | 第43-51页 |
|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 第44页 |
| ·景观格局指数 | 第44-47页 |
|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及分析 | 第47-51页 |
| 第5章 土地荒漠化自然环境要素分析 | 第51-65页 |
| ·气候 | 第51-58页 |
| ·温度变化分析 | 第51-53页 |
| ·降水量变化分析 | 第53-55页 |
| ·湿地 | 第55-58页 |
| ·社会要素 | 第58-62页 |
| ·人口 | 第58-59页 |
| ·生产活动 | 第59-61页 |
| ·经济发展 | 第61-62页 |
| ·荒漠化变化原因分析 | 第62-65页 |
| ·相关政策 | 第62-63页 |
| ·牲畜特点 | 第63页 |
| ·地质特点 | 第63页 |
| ·动力基础 | 第63页 |
| ·气候因素 | 第63-64页 |
| ·人为因素 | 第64-6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9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建议 | 第66-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摘要 | 第75-78页 |
| Abstract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