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2.1 精馏塔板发展概述 | 第16-20页 |
2.1.1 浮阀塔板 | 第16-18页 |
2.1.2 筛孔塔板 | 第18-19页 |
2.1.3 其他类型塔板 | 第19-20页 |
2.2 精馏塔板流体力学性能概述 | 第20-25页 |
2.2.1 精馏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 | 第20-22页 |
2.2.2 精馏塔板上的气液流动状态 | 第22-23页 |
2.2.3 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非理想流动 | 第23-25页 |
2.3 计算流体力学(CFD)及其在板上气液流场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2.3.1 CFD基本理论及FLUENT软件简介 | 第25-26页 |
2.3.2 精馏塔板上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组合导向浮阀塔板的水力学实验 | 第29-37页 |
3.1 塔板结构参数与实验条件 | 第29-30页 |
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30-31页 |
3.3 水力学参数测定方法 | 第31页 |
3.3.1 塔板压降 | 第31页 |
3.3.2 漏液和雾沫夹带 | 第31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36页 |
3.4.1 塔板压降 | 第31-33页 |
3.4.2 漏液 | 第33-34页 |
3.4.3 雾沫夹带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组合导向浮阀塔板的气液两相流模型及模拟验证 | 第37-46页 |
4.1 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4.1.1 双欧拉模型基本方程 | 第37-38页 |
4.1.2 板上气液两相动量传递源项 | 第38-39页 |
4.1.3 湍流模型 | 第39-40页 |
4.2 物理模型 | 第40-43页 |
4.2.1 几何模型 | 第40页 |
4.2.2 网格划分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 第40-41页 |
4.2.3 边界条件 | 第41-43页 |
4.3 CFD求解器设置 | 第43页 |
4.4 CFD模型验证 | 第43-45页 |
4.4.1 收敛判断 | 第43页 |
4.4.2 模拟验证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流场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46-63页 |
5.1 液相速度流场分析 | 第46-53页 |
5.1.1 x-y平面 | 第46-50页 |
5.1.2 x-z平面 | 第50-51页 |
5.1.3 y-z平面 | 第51-53页 |
5.2 液相回流量化分析 | 第53-59页 |
5.2.1 液相回流体积分率 | 第53页 |
5.2.2 波动性和区域特征 | 第53-54页 |
5.2.3 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54-58页 |
5.2.4 不同浮阀排布方式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 雾沫夹带分析 | 第59-61页 |
5.3.1 雾沫夹带区域分布特征与波动特性 | 第59-61页 |
5.3.2 不同浮阀排布方式对雾沫夹带率的影响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本文水力学实验数据表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