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实施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评述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反向抵押贷款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第一节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内涵 | 第16-18页 |
一、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述 | 第16-17页 |
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一、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页 |
二、家庭财富代际转移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 | 第18页 |
三、资产流动性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的反向抵押贷款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国际上典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第19-21页 |
一、美国三种不同类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第19-20页 |
二、新加坡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国内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 第21-23页 |
一、投保资格 | 第21页 |
二、保险金领取 | 第21-22页 |
三、保险生效期间投保人权利与义务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比较 | 第23-25页 |
一、不同国家反向抵押贷款的差异 | 第23-24页 |
二、国外反向抵押贷款对我国的借鉴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合肥市实施反向抵押贷款的背景及必要性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实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背景 | 第25-29页 |
一、经济背景 | 第25-28页 |
二、政策背景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实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必要性 | 第29-34页 |
一、人口老龄化严重 | 第29-31页 |
二、传统居家子女养老存在不足 | 第31-32页 |
三、机构养老发展不足 | 第32页 |
四、其他类型以房养老模式存在不足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合肥市居民反向抵押贷款的意愿调查 | 第34-43页 |
第一节 调查问卷介绍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5-43页 |
一、认知程度分析 | 第35页 |
二、意愿程度分析 | 第35-36页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1页 |
四、风险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3-47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3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43-47页 |
一、逐步提高社会的认可 | 第43-44页 |
二、推动参与机构多元化 | 第44页 |
三、实施惠民的贷款管理办法 | 第44-45页 |
四、完善定价机制 | 第45页 |
五、加强政府监管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