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概况 | 第11-17页 |
1.2.1 绘本的含义及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绘本的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3 国外绘本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黑暗童话绘本的发展现状及视觉表现形式 | 第19-26页 |
2.1 什么是黑暗童话 | 第19-21页 |
2.2 黑暗童话作品在各领域内的受众和接受度分析 | 第21-24页 |
2.2.1 在游戏、漫画、影视、小说等领域中黑暗童话的受众和接受度 | 第21-22页 |
2.2.2 在中国绘本市场上黑暗童话的现状和误区 | 第22-23页 |
2.2.3 黑暗童话的价值观和积极作用 | 第23-24页 |
2.3 黑暗童话的视觉表现形式 | 第24-25页 |
2.4 黑暗童话题材与绘本结合的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黑暗童话绘本的本土化视觉表现的意义 | 第26-29页 |
3.1 将传统元素运用于绘本中的优势和意义 | 第26-28页 |
3.2 绘本中的现代价值观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融合的切入点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黑暗童话题材的视觉表现形式创作实践——以《狼少年》绘本为例 | 第29-54页 |
4.1 《狼少年》绘本的主题和创作思路 | 第29-31页 |
4.1.1 《狼少年》的故事主题和故事内容 | 第29-30页 |
4.1.2 《狼少年》绘本的创作思路 | 第30-31页 |
4.2 绘本在中国现代社会下的价值观表现 | 第31-32页 |
4.3 前期和中期的艺术风格探索 | 第32-36页 |
4.3.1 绘本的前期艺术风格探索 | 第32页 |
4.3.2 绘本的中期艺术风格探索 | 第32-36页 |
4.4 《狼少年》绘本的视觉表现形式探索 | 第36-38页 |
4.4.1 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在绘本中的运用 | 第36-37页 |
4.4.2 民间美术在绘本中的运用 | 第37-38页 |
4.5 构图和色彩等视觉语言对绘本剧情主旨的烘托 | 第38-50页 |
4.5.1 绘本的形象设定 | 第38-42页 |
4.5.2 绘本的场景设定 | 第42-43页 |
4.5.3 绘本的构图特点 | 第43-49页 |
4.5.4 绘本的色彩表现 | 第49-50页 |
4.6 绘本的书籍装帧和衍生品设计的效果预期 | 第50-54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4-55页 |
5.1 结论 | 第54页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