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前言 | 第10-12页 |
1.1.1 能源概述 | 第10-11页 |
1.1.2 氢能简介 | 第11-12页 |
1.1.3 天然气 | 第12页 |
1.2 甲烷重整反应 | 第12-17页 |
1.2.1 重整反应概述 | 第12-14页 |
1.2.2 抗积碳性能研究 | 第14-17页 |
1.3 烧绿石概述 | 第17-19页 |
1.4 等离子体概述 | 第19-20页 |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2-29页 |
2.1 化学试剂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1.1 化学试剂 | 第22页 |
2.1.2 实验气体 | 第22-23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3-26页 |
2.2.1 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催化活性评价 | 第23-24页 |
2.2.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活性评价 | 第24-25页 |
2.2.3 催化剂活性评价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2.3 催化剂表征 | 第26-29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6页 |
2.3.2 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测定 | 第26-27页 |
2.3.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7页 |
2.3.4 程序升温脱附 (H_2-TPD) | 第27页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页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28页 |
2.3.7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A-DSC) | 第28页 |
2.3.8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 | 第28-29页 |
第3章 不同B位烧绿石载体负载Ni用于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 | 第29-47页 |
3.1 催化剂制备 | 第29-30页 |
3.1.1 Ni/La_2Zr_2O_7催化剂制备 | 第29-30页 |
3.1.2 Ni/La_2Sn_2O_7催化剂制备 | 第30页 |
3.1.3 Ni/γ-Al_2O_3催化剂制备 | 第30页 |
3.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5页 |
3.3.1 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的活性分析 | 第30-32页 |
3.3.2 催化剂在 800°C的稳定性分析 | 第32-33页 |
3.3.3 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碳分析 | 第33-34页 |
3.3.4 催化剂的SEM形貌表征 | 第34-36页 |
3.3.5 催化剂的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第36-37页 |
3.3.7 载体和催化剂的晶型分析 | 第37-38页 |
3.3.8 载体的还原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3.3.9 La_2Sn_2O_7载体的还原特性分析 | 第40页 |
3.3.10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3.3.11 还原后和使用后的催化剂晶相分析 | 第42-44页 |
3.3.12 催化剂表面基团分析 | 第44-45页 |
3.3.13 烧绿石载体抗积碳分析 | 第45页 |
3.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DBD等离子体处理Ni/La_2Zr_2O_7催化剂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 | 第47-63页 |
4.1 催化剂制备 | 第47-49页 |
4.1.1 Ni/La_2Zr_2O_7催化剂制备 | 第47-48页 |
4.1.2 焙烧前等离子体处理 | 第48页 |
4.1.3 焙烧后等离子体处理 | 第48页 |
4.1.4 未处理催化剂 | 第48-49页 |
4.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2页 |
4.3.1 催化剂 800°C稳定性分析 | 第49-51页 |
4.3.2 反应后催化剂积碳分析 | 第51-52页 |
4.3.3 使用后的催化剂表面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4.3.4 催化剂的孔结构分析 | 第53-54页 |
4.3.5 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54-56页 |
4.3.6 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56-58页 |
4.3.7 催化剂的H_2-TPR分析 | 第58-60页 |
4.3.8 催化剂的H_2-TPD分析 | 第60-61页 |
4.3.9 等离子体增强效果讨论 | 第61-62页 |
4.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结论 | 第63-64页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