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MA架构的安全无线携能通信系统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无线功率传输与CDMA扩频技术 | 第18-26页 |
2.1 无线功率传输(WPT)技术 | 第18-21页 |
2.1.1 无线功率传输的分类 | 第18-19页 |
2.1.2 无线功率传输的理论基础 | 第19页 |
2.1.3 无线功率传输中的问题 | 第19-21页 |
2.1.4 总结 | 第21页 |
2.2 CDMA扩频技术 | 第21-26页 |
2.2.1 CDMA扩频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2 CDMA扩频技术的特点 | 第22-24页 |
2.2.3 CDMA通信系统的原理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6-45页 |
3.1 系统简介 | 第27-28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28-34页 |
3.2.1 信道模型 | 第29页 |
3.2.2 信息接收机 | 第29-30页 |
3.2.3 能量接收机 | 第30-32页 |
3.2.4 分离和集成接收机 | 第32-34页 |
3.3 动态时间切换的接收机 | 第34-39页 |
3.3.1 动态时间切换模型 | 第34-37页 |
3.3.2 信息传输和能量收集的权衡 | 第37-39页 |
3.4 动态功率分割的接收机 | 第39-44页 |
3.4.1 动态功率分割模型 | 第40-41页 |
3.4.2 速率和能量的权衡 | 第41-44页 |
3.5 总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CDMA的安全无线携能通信系统 | 第45-65页 |
4.1 前言 | 第45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45-51页 |
4.2.1 下行信道模型 | 第46-49页 |
4.2.2 混合信息和能量收获接收机 | 第49页 |
4.2.3 信道状态信息 | 第49-50页 |
4.2.4 信息和能量信号生成 | 第50-51页 |
4.3 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 第51-55页 |
4.3.1 系统容量和加密容量 | 第52-53页 |
4.3.2 优化问题 | 第53-55页 |
4.4 功率分配算法设计 | 第55-59页 |
4.4.1 优化问题 | 第56-58页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4.5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型自适应分配方案 | 第59-64页 |
4.5.1 固定分区法 | 第60页 |
4.5.2 自适应分区法 | 第60-61页 |
4.5.3 改进型自适应分配算法 | 第61-62页 |
4.5.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4.6 结论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