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家庭、婚姻道德教育论文

城镇化背景下的家风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研究背景第9页
        2.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难点、创新点及拟采用方法第13-15页
        1.难点第13页
        2.创新点第13页
        3.拟采用方法第13-15页
二 基础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5-21页
    (一)城镇化的含义第15页
    (二)农耕文明与家庭第15-16页
    (三)工业文明与家庭第16页
    (四)城镇化背景下的家庭第16-17页
    (五)家风与家风建设第17-21页
        1.家风的概念界定第17页
        2.家风的历史演变过程第17-19页
        3.家风建设的内涵第19-21页
三 城镇化背景下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1-30页
    (一)城镇化背景下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1-26页
        1.家风建设主体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2.家风建设内容与形式存在问题第23-25页
        3.家风建设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二)城镇化背景下家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6-30页
        1.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第26-27页
        2.家庭结构的变迁第27-29页
        3.社会文化的多样化第29-30页
四 中国古代家风建设及当代启示第30-35页
    (一)中国古代家风建设探究第30-33页
        1.中国古代家风建设的主要内容第30-32页
        2.中国古代家风建设的方法第32-33页
    (二)中国古代家风建设的当代启示第33-35页
        1.传承传统家风,重视家风的道德培育第33-34页
        2.抛弃道德灌输,重视家风的风化作用第34-35页
五 城镇化背景下家风建设途径第35-44页
    (一)家庭主导:修身立德,风化教育第35-37页
        1.家长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发挥榜样作用第35页
        2.丰富家风的内容与载体第35-36页
        3.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第36-37页
    (二)社会助力:媒体宣传,多方合作第37-41页
        1.善用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第37-38页
        2.建立社会联动机制第38-41页
    (三)国家保障:监督规范,改善民生第41-44页
        1.建立法律规范引导机制第41-42页
        2.编写完善优秀家风规范第42页
        3.保障和改善民生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KI数字签名在电子政务中的研究
下一篇:缪塞作品中染病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