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关于互动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新闻客户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关于新闻客户端互动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闻客户端和互动概述 | 第17-23页 |
2.1 新闻客户端概述 | 第17-20页 |
2.1.1 新闻客户端的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2.1.2 新闻客户端的特点 | 第18-19页 |
2.1.3 网易新闻客户端概况 | 第19-20页 |
2.2 互动概述 | 第20-23页 |
2.2.1 互动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2 互动的形式变迁 | 第21-22页 |
2.2.3 传播模式的发展演变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界面分析 | 第23-31页 |
3.1 界面布局 | 第23-25页 |
3.1.1 界面构成 | 第23-24页 |
3.1.2 界面特点 | 第24-25页 |
3.2 互动体系 | 第25-28页 |
3.2.1 互动方式 | 第25-27页 |
3.2.2 互动栏目 | 第27页 |
3.2.3 互动奖励机制 | 第27-28页 |
3.3 互动的价值 | 第28-30页 |
3.3.1 丰富了平台的生成内容 | 第29页 |
3.3.2 增强了用户的使用粘性 | 第29页 |
3.3.3 增加了平台的盈利能力 | 第29-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网易新闻客户端的互动内容 | 第31-39页 |
4.1 《每日轻松一刻》内容分析 | 第31-35页 |
4.1.1 新闻来源 | 第32页 |
4.1.2 文体特征 | 第32-35页 |
4.2 《今日之声》内容分析 | 第35-36页 |
4.2.1 新闻来源 | 第35页 |
4.2.2 文体特征 | 第35-36页 |
4.3 互动内容的特点 | 第36-39页 |
4.3.1 以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新闻的低语境传播为主 | 第36页 |
4.3.2 PGC和UGC相结合的内容生成方式 | 第36-37页 |
4.3.3 简洁明了的图文混排式文本结构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网易新闻客户端的互动模式 | 第39-55页 |
5.1 互动的传受主体 | 第39-45页 |
5.1.1 新闻传播主体与接收主体关系的发展演变 | 第39-40页 |
5.1.2 互动的新闻传播主体 | 第40-41页 |
5.1.3 互动的新闻接受主体 | 第41-45页 |
5.2 互动的要素分析 | 第45-53页 |
5.2.1 新闻来源——主流媒体+社交媒体 | 第45-47页 |
5.2.2 传播主体——主动/被动传播主体 | 第47-48页 |
5.2.3 把关人“编码”——后台编辑整合、加工 | 第48-49页 |
5.2.4 传播内容——转载新闻+原创新闻 | 第49-50页 |
5.2.5 传播渠道——移动网络+新闻客户端 | 第50页 |
5.2.6 用户“译码”——被动传播主体还原符号 | 第50-52页 |
5.2.7 用户反馈——多向的互动交流 | 第52-53页 |
5.2.8 噪音干扰——技术/非技术噪音 | 第53页 |
5.3 互动模式图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网易新闻客户端互动的成功经验与改进方向 | 第55-59页 |
6.1 网易新闻客户端互动的成功经验 | 第55-56页 |
6.1.1 提供多样的互动体系 | 第55页 |
6.1.2 设置明确的奖励机制 | 第55-56页 |
6.1.3 创立原创的新闻栏目 | 第56页 |
6.2 网易新闻客户端互动的改进方向 | 第56-59页 |
6.2.1 互动形式有待完善 | 第56-57页 |
6.2.2 用户跟贴价值有待提高 | 第57-58页 |
6.2.3 原创新闻质量有待提升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