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体动力学与油膜动力润滑耦合的机体强度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1 曲轴系多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机体强度分析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油膜动力润滑理论基础 | 第22-34页 |
2.1 流体动力润滑形成基本原理 | 第22-25页 |
2.1.1 流体动压润滑基本方程 | 第22-25页 |
2.1.2 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过程 | 第25页 |
2.2 径向滑动轴承的润滑动压计算分析 | 第25-33页 |
2.2.1 油膜厚度方程 | 第26-28页 |
2.2.2 径向滑动轴承的Reynolds方程 | 第28-29页 |
2.2.3 数值分析求解 | 第29-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多体动力学与油膜动力润滑耦合计算分析 | 第34-47页 |
3.1 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 | 第34-38页 |
3.1.1 多体动力学理论 | 第34-35页 |
3.1.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5-38页 |
3.1.3 搭建动力学模型 | 第38页 |
3.2 边界条件及重要参数 | 第38-40页 |
3.3 计算结果 | 第40-46页 |
3.4 有限元计算危险工况点 | 第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主轴承壁强度分析 | 第47-65页 |
4.1 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4.1.1 网格模型 | 第47-48页 |
4.1.2 边界约束条件 | 第48-49页 |
4.2 载荷加载及分析步设置 | 第49-54页 |
4.2.1 耦合点施加集中载荷方法 | 第49-50页 |
4.2.2 油膜压力映射加载方法 | 第50-54页 |
4.3 结果分析及对比 | 第54-64页 |
4.3.1 耦合点加载应力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3.2 油膜压力映射应力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4.3.3 疲劳安全系数分布对比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机体强度分析 | 第65-96页 |
5.1 创建机体组有限元模型 | 第65-71页 |
5.1.1 三维模型简化及装配 | 第65-67页 |
5.1.2 机体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7-69页 |
5.1.3 整机模型材料属性 | 第69-71页 |
5.2 有限元计算分析工况 | 第71页 |
5.3 定义边界条件 | 第71-79页 |
5.3.1 各部件间接触设置 | 第71-72页 |
5.3.2 位移约束边界条件 | 第72-73页 |
5.3.3 机械载荷边界条件 | 第73-76页 |
5.3.4 热载荷边界条件 | 第76-79页 |
5.4 应力计算及分析结果 | 第79-85页 |
5.5 疲劳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85-91页 |
5.6 发动机性能及可靠性试验 | 第91-9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96-9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96-9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