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工业化施工论文

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计划与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8-19页
1 绪论第19-38页
    1.1 研究背景第19-21页
        1.1.1 中国的装配式建筑实践处于初级阶段第19-20页
        1.1.2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具有复杂性第20-2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21-33页
        1.2.1 装配式建筑建造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9页
        1.2.2 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相关研究综述第29-30页
        1.2.3 精益建造和装配式建造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0-31页
        1.2.4 并行工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31-32页
        1.2.5 BIM与装配式建造相关国内外研究第32-33页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33-34页
        1.3.1 研究目标第33页
        1.3.2 研究意义第33-34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4-38页
2 理论体系构建第38-55页
    2.1 精益建造理论第38-40页
        2.1.1 精益建造概念的提出第38-39页
        2.1.2 精益建造核心理论第39页
        2.1.3 精益项目交付体系第39-40页
    2.2 并行工程方法第40-45页
        2.2.1 并行工程的概念和特征第40-42页
        2.2.2 并行工程实施框架第42-43页
        2.2.3 并行工程与精益的融合第43-45页
    2.3 BIM平台第45-52页
        2.3.1 BIM的概念和发展第45-46页
        2.3.2 BIM数据交换标准—IFC第46-49页
        2.3.3 BIM对精益建造的支撑作用第49-50页
        2.3.4 BIM对并行工程的支撑作用第50-52页
    2.4 理论体系的适用性分析与实施框架第52-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3 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计划与控制关键成功因素第55-88页
    3.1 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计划与控制相关概念第55-69页
        3.1.1 装配式建造的概念第55页
        3.1.2 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计划与控制的概念第55-57页
        3.1.3 装配式建造的维度模型第57-69页
    3.2 装配式建造供应链的特点第69-73页
        3.2.1 传统建设供应链第69-70页
        3.2.2 装配式建造供应链第70-73页
    3.3 关键成功因素理论研究第73-76页
    3.4 装配式建造计划与控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第76-87页
        3.4.1 影响因素初步筛选和调研第76-78页
        3.4.2 数据处理方法第78-79页
        3.4.3 影响因素排序结果第79-82页
        3.4.4 关键影响因子分析第82-87页
    3.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4 预制构件生产计划优化与精益控制系统一第88-109页
    4.1 预制混凝土构件混流生产计划优化第88-90页
        4.1.1 定制生产与混流生产第88-89页
        4.1.2 混流生产排序问题第89页
        4.1.3 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计划优化的数学模型第89-90页
    4.2 改进遗传算法原理与求解流程第90-93页
        4.2.1 基于精英保留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第90-91页
        4.2.2 遗传编码和初始种群第91页
        4.2.3 遗传算法复制、交叉和变异算法设计第91-92页
        4.2.4 遗传算法适应度和目标函数第92-93页
    4.3 预制叠合楼板案例应用第93-96页
        4.3.1 数据来源第93页
        4.3.2 叠合楼板生产流程第93-96页
    4.4 预制混凝土构件精益生产与控制仿真第96-100页
        4.4.1 预制混凝土构件精益生产与控制系统第96-99页
        4.4.2 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仿真模型第99-100页
    4.5 预制构件精益生产与控制仿真实例第100-108页
        4.5.1 初始参数设置和仿真输出第100-101页
        4.5.2 仿真实验第101-102页
        4.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02-108页
    4.6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5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造计划与控制系统第109-142页
    5.1 产品开发建模方法与优缺点第109-111页
        5.1.1 常用产品开发建模方法第109-110页
        5.1.2 主要产品建模方法优缺点对比第110-111页
    5.2 基于IDEF0的装配式建造功能建模第111-118页
        5.2.1 IDEF0功能模型建模方法第111-112页
        5.2.2 基于IDEF0的装配式建造功能模型第112-118页
    5.3 基于DSM的装配式建造并行优化第118-130页
        5.3.1 DSM建模方法在并行工程中的应用第118-121页
        5.3.2 基于DSM的装配式建造耦合关系分析第121-124页
        5.3.3 基于DSM的装配式建造工厂和现场并行建造第124-126页
        5.3.4 基于演化度和灵敏度的装配式建造并行性分析第126-130页
    5.4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造计划与控制系统第130-141页
        5.4.1 面向场景的装配式建造过程描述第130-132页
        5.4.2 面向资源的BIM平台架构与REST第132-133页
        5.4.3 BIM模型可视化与WebGL第133-134页
        5.4.4 扩展的BIM数据库设计及数据传输第134-136页
        5.4.5 系统原型实现与案例第136-141页
    5.5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42-145页
    6.1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第142-143页
    6.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43-144页
    6.3 展望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3页
附录A 装配式建造计划与控制关键成功因素调查问卷第153-159页
附录B 预制构件生产计划优化改进遗传算法代码第159-163页
附录C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造计划与控制系统原型第163-16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69-170页
致谢第170-171页
作者简介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料级配演化和变形特性研究
下一篇:寒冷地区高气密性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量预测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