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类受体激酶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及RLCK561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拟南芥中类受体激酶的结构第9-10页
    1.2 拟南芥中类受体激酶的分类第10-11页
    1.3 拟南芥中类受体激酶的功能第11-13页
        1.3.1 SERKs的功能第11页
        1.3.2 BRI1的功能第11-12页
        1.3.3 CLV1的功能第12页
        1.3.4 LIP1和LIP2的功能第12页
        1.3.5 SRK的功能第12-13页
        1.3.6 Feronia的功能第13页
    1.4 拟南芥中类受体激酶基因的表达第13-14页
    1.5 RLCK家族基因第14-17页
        1.5.1 RLCK家族基因的结构第14页
        1.5.2 RLCK家族的功能第14-17页
        1.5.3 RLCK Ⅷ亚家族第17页
    1.6 拟南芥花药和雄配子体(花粉)的发育过程第17-18页
    1.7 拟南芥胚珠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第18-19页
    1.8 拟南芥双受精和胚胎发生过程第19页
        1.8.1 拟南芥的双受精过程第19页
        1.8.2 拟南芥的胚胎发生过程第19页
    1.9 可变剪接第19-21页
        1.9.1 可变剪接及类型第19-20页
        1.9.2 可变剪接的生物学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拟南芥类受体激酶编码序列的克隆第21-47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材料第21-26页
        2.2.1 植物材料第21页
        2.2.2 载体和菌株第21-22页
        2.2.3 试剂与试剂盒第22-23页
        2.2.4 仪器设备、软件及网络资源第23-24页
        2.2.5 溶液配制第24-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32页
        2.3.1 拟南芥种植与培养第26页
        2.3.2 RNA提取方法第26页
        2.3.3 RNA完整性和浓度检测第26页
        2.3.4 RNA反转录第26-27页
        2.3.5 目的片段PCR扩增第27-28页
        2.3.6 PCR产物纯化定量第28-29页
        2.3.7 BP反应第29页
        2.3.8 BP反应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第29-30页
        2.3.9 菌落PCR鉴定第30页
        2.3.10 保存菌种与质粒提取第30-31页
        2.3.11 酶切检测及质粒测序第31-3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2-42页
        2.4.1 目的基因PCR扩增结果第32页
        2.4.2 质粒酶切结果第32页
        2.4.3 克隆结果第32-33页
        2.4.4 克隆结果分析第33-35页
        2.4.5 克隆序列分析第35-42页
    2.5 讨论第42-47页
第三章 rlck561突变体分析第47-67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材料第48-51页
        3.2.1 植物材料第48页
        3.2.2 菌株和载体第48页
        3.2.3 主要试剂第48-49页
        3.2.4 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及网络资源第49页
        3.2.5 溶液的配制第49-51页
    3.3 实验方法第51-56页
        3.3.1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MDEB快速提取法)第51页
        3.3.2 植物基因组DNA基因型鉴定第51-52页
        3.3.3 LR反应及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第52-53页
        3.3.4 转化农杆菌GV3101菌株第53页
        3.3.5 农杆菌介导浸花法转化拟南芥第53页
        3.3.6 植物杂交实验第53-54页
        3.3.7 果荚结实率(败育率)统计第54页
        3.3.8 胚胎透明观察第54页
        3.3.9 胚囊发育过程透明观察第54-55页
        3.3.10 石蜡切片第55页
        3.3.11 亚力山大染花粉活性实验方法第55-56页
        3.3.12 花粉体外萌发实验方法第56页
        3.3.13 脱色苯胺蓝染花粉管体内萌发实验方法第56页
    3.4 实验结果第56-64页
        3.4.1 特异性组织表达模式载体构建第56页
        3.4.2 RLCK Ⅷ亚家族T-DNA插入缺失突变体鉴定第56-57页
        3.4.3 RLCK Ⅷ亚家族T-DNA插入缺失突变体表型第57-58页
        3.4.4 rlck561突变体植株及种子表型第58-59页
        3.4.5 rlck561突变体果荚及胚胎表型第59-61页
        3.4.6 rlck561杂交实验结果第61页
        3.4.7 rlck561突变体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观察第61-62页
        3.4.8 rlck561突变体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观察第62-63页
        3.4.9 花粉萌发实验观察第63-64页
    3.6 讨论第64-67页
附录第67-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13页
致谢第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M2.5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桂林漓江湿地植被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