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3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30页 |
1.2.1 平面反射阵天线 | 第20-25页 |
1.2.2 传输阵天线 | 第25-30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30-33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30-31页 |
1.3.2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反射阵/传输阵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33-51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反射阵/传输阵天线基本工作原理及研究方法 | 第33-38页 |
2.2.1 反射阵/传输阵天线基本工作原理 | 第33-36页 |
2.2.2 反射阵/传输阵天线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2.3 反射阵/传输阵天线单元结构类型及带宽分析 | 第38-44页 |
2.3.1 反射阵天线单元结构类型 | 第39-41页 |
2.3.2 传输阵天线单元结构类型 | 第41-43页 |
2.3.3 反射阵/传输阵天线带宽分析 | 第43-44页 |
2.4 反射阵/传输阵天线参数设计选取准则 | 第44-49页 |
2.4.1 反射阵/传输阵单元设计 | 第44-45页 |
2.4.2 反射阵/传输阵天线的馈源性能要求 | 第45-47页 |
2.4.3 阵列整体设计 | 第47-4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宽频带微带反射阵天线 | 第51-65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基于十字交叉环贴片单元的反射阵天线 | 第51-57页 |
3.2.1 十字交叉环单元设计 | 第51-54页 |
3.2.2 反射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57页 |
3.3 基于亚波长单元的宽频带反射阵天线 | 第57-64页 |
3.3.1 亚波长单元设计 | 第57-61页 |
3.3.2 宽带反射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平面传输阵天线 | 第65-91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基于双花瓣形贴片单元的传输阵天线设计 | 第65-72页 |
4.2.1 双花瓣结构单元的设计 | 第66-69页 |
4.2.2 传输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 第69-72页 |
4.3 宽频带传输阵天线的设计 | 第72-81页 |
4.3.1 宽带传输阵单元的设计 | 第72-77页 |
4.3.2 宽带传输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 第77-81页 |
4.4 基于低剖面双极化单元的圆极化传输阵天线设计 | 第81-90页 |
4.4.1 低剖面双极化单元的设计 | 第81-86页 |
4.4.2 圆极化传输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 第86-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反射/传输阵和双反射阵天线 | 第91-111页 |
5.1 引言 | 第91页 |
5.2 双反射阵天线设计原理 | 第91-94页 |
5.3 双频反射传输阵天线 | 第94-105页 |
5.3.1 相移单元设计 | 第95-99页 |
5.3.2 阵列整体设计与实验验证 | 第99-105页 |
5.4 高增益双反射阵天线 | 第105-109页 |
5.4.1 主副阵面单元设计 | 第106-107页 |
5.4.2 阵列整体设计与仿真验证 | 第107-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1-11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11-112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12-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作者简介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