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儿童精神病论文

5-HTTLPR、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缩略语表第8-9页
1 前言第9-13页
    1.1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提出第9页
    1.2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第9-13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3-17页
    2.1 研究对象第13页
    2.2 ADHD的诊断方法第13-14页
    2.3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4-16页
        2.3.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4页
        2.3.2 实验方法第14-16页
    2.4 数据分析方法第16-17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7-22页
    3.1 Hardy-Weinberg平衡的吻合度检验第17页
    3.2 三种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ADHD关联性第17-21页
        3.2.1 5-HTTLPR与ADHD关联性第17-18页
        3.2.2 5-HTR2A的T102C多态性与ADHD关联性第18-19页
        3.2.3 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与ADHD关联性第19-20页
        3.2.4 三种基因多态性对ADHD的交互作用的Logistic回归分析第20-21页
    3.3 三种基因多态性与ADHD相关行为问题的关联性第21-22页
        3.3.1 5-HTTLPR与ADHD相关行为问题的关联性第21-22页
        3.3.2 5-HTR2A的T102C多态性与ADHD相关行为问题的关联性第22页
        3.3.3 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与ADHD相关行为问题的关联性第22页
4 讨论第22-28页
    4.1 三种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ADHD关联性分析第22-27页
        4.1.1 5-HTTLPR与ADHD关联性分析第22-23页
        4.1.2 5-HTR2A的T102C多态性与ADHD关联性分析第23-24页
        4.1.3 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与ADHD关联性分析第24页
        4.1.4 三种基因多态性对ADHD的交互作用分析第24-27页
    4.2 三种基因多态性与ADHD相关行为问题的关联性分析第27-28页
5 结论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3页
综述第33-41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作者简介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宣肺逐饮方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Triad1与UBE2Q1的相互作用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