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矿业管理法律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13-14页 |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1.1 矿业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2.1.2 局部区域矿业法律与制度研究 | 第15页 |
2.1.3 老挝矿业法律与制度研究 | 第15-16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2.2.1 外部性理论 | 第16-19页 |
三、现行老挝矿业管理法律体系的现状 | 第19-30页 |
3.1 矿业管理法律体系的定义 | 第19-20页 |
3.2 老挝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以及矿业权制度 | 第20-22页 |
3.2.1 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 | 第20-21页 |
3.2.2 矿业权制度 | 第21-22页 |
3.3 老挝矿业管理法律制度 | 第22-25页 |
3.3.1 矿产资源的分类管理制度 | 第22-23页 |
3.3.2 矿产资源的分区管理制度 | 第23页 |
3.3.3 矿业用地管理制度 | 第23-24页 |
3.3.4 矿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第24-25页 |
3.4 老挝外商投资法律制度 | 第25-27页 |
3.4.1 外商投资领域与投资方式 | 第25-26页 |
3.4.2 外商投资的权利和义务 | 第26-27页 |
3.4.3 外商投资管理机构与投资流程 | 第27页 |
3.5 老挝矿业劳工法律制度 | 第27-30页 |
3.5.1 劳工管理制度 | 第27-28页 |
3.5.2 劳动就业的规定 | 第28-30页 |
四、老挝矿业管理法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5页 |
4.1 缺乏矿法附属规范 | 第30页 |
4.2 矿业权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4.2.1 没有明确政府对矿业权的参与程度 | 第30-31页 |
4.2.2 矿业权与土地权冲突 | 第31页 |
4.2.3 矿业权取得的方式单一 | 第31-32页 |
4.3 矿业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3.1 矿业管理法律方面 | 第32-33页 |
4.3.2 外商投资法方面 | 第33-34页 |
4.3.3 劳工管理方面 | 第34页 |
4.3.4 矿业环境保证金方面 | 第34-35页 |
五、中国矿业管理法律体系的经验借鉴 | 第35-38页 |
5.1 中国矿业管理法律的概况 | 第35页 |
5.2 中国推进矿业管理法律体系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5-38页 |
5.2.1 设置缜密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 第35-36页 |
5.2.2 允许矿业权的流转 | 第36-37页 |
5.2.3 协调处理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 | 第37页 |
5.2.4 建立矿山环境保证金制度 | 第37-38页 |
六、完善老挝矿业管理法律体系的构想 | 第38-42页 |
6.1 增加矿业管理法律附属条例,完善矿法体系 | 第38页 |
6.2 理顺矿业权与土地权的关系 | 第38-39页 |
6.3 完善矿业权市场流转的规定 | 第39-40页 |
6.4 重视矿业劳工安全问题 | 第40-41页 |
6.5 完善矿山环境保证金制度 | 第41页 |
6.6 限制行政权力,减少权力寻租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