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养蜂、益虫饲养论文--蜂群生物学论文

中华蜜蜂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硫氧还蛋白和谷氧还蛋白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符号说明第4-11页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1 前言第16-24页
    1.1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第18-19页
        1.1.1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的结构特点第18页
        1.1.2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的功能第18页
        1.1.3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3第18-19页
    1.2 硫氧还蛋白第19-21页
        1.2.1 硫氧还蛋白的结构特点第19-20页
        1.2.2 硫氧还蛋白的功能第20页
        1.2.3 硫氧还蛋白1第20页
        1.2.4 硫氧还蛋白2第20-21页
    1.3 谷氧还蛋白第21-22页
        1.3.1 谷氧还蛋白分类与结构特点第21页
        1.3.2 谷氧还蛋白的功能第21-22页
        1.3.3 谷氧还蛋白1第22页
        1.3.4 谷氧还蛋白2第22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50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9页
        2.1.1 蜜蜂材料第24页
        2.1.2 中华蜜蜂的饲养与处理第24-25页
        2.1.3 菌株与质粒第25页
        2.1.4 酶与各种生化试剂第25页
        2.1.5 PCR引物第25-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50页
        2.2.1 中华蜜蜂总RNA的提取第29-30页
            2.2.1.1 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第29页
            2.2.1.2 去除总RNA样品中的基因组DNA第29页
            2.2.1.3 琼脂糖甲醛变性凝胶进行RNA电泳第29-30页
        2.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30页
        2.2.3 cDNA纯化第30-31页
        2.2.4 cDNA末端加尾反应(5'末端)第31页
        2.2.5 中华蜜蜂AccGrx1基因cDNA全长序列获得第31-36页
            2.2.5.1 AccGrx1基因中间片段的获得第31-33页
            2.2.5.2 RACE法获得AccGrx1基因5'端序列第33-34页
            2.2.5.3 RACE法AccGrx1基因3'端序列第34-35页
            2.2.5.4 AccGrx1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第35-36页
        2.2.6 目的片段回收、与克隆载体连接第36页
            2.2.6.1 目的片段回收第36页
            2.2.6.2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第36页
        2.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第36-37页
        2.2.8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及酶切鉴定第37-38页
            2.2.8.1 试剂盒法微量提取质粒第37-38页
            2.2.8.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38页
        2.2.9 目的基因DNA序列测定第38页
        2.2.10 中华蜜蜂目的基因基因组全长序列的获得第38-39页
            2.2.10.1 EasyPure~(TM) Genomic DNA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第38-39页
            2.2.10.2 中华蜜蜂AccGrx1基因基因组全长序列获得第39页
        2.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第39-40页
            2.2.11.1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第39-40页
            2.2.11.2 数据处理第40页
        2.2.12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第40-41页
            2.2.1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0-41页
            2.2.12.2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第41页
            2.2.12.3 重组蛋白纯化第41页
        2.2.13 AccTrx2酶活力测定第41-42页
        2.2.14 纸片扩散方法检测重组AccTpx-3功能第42页
        2.2.15 混合功能氧化系统(MFO系统)检测纯化蛋白功能第42页
        2.2.16 合成双链RNA(dsRNA)干扰AccGrx1、AccGrx2、AccTpx-3和AccTrx1第42-44页
            2.2.16.1 制备dsRNA模板第42页
            2.2.16.2 合成AccGrx1、AccGrx2、AccTpx-3和AccTrx1基因dsRNA第42-43页
            2.2.16.3 饲喂dsRNA干扰基因AccGrx1、AccGrx2、AccTpx-3和AccTrx1第43-44页
        2.2.17 检测RNA干扰中华蜜蜂目的基因的效果第44页
        2.2.18 检测RNA干扰样品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第44-45页
            2.2.18.1 检测RNA干扰样品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第44页
            2.2.18.2 检测RNA干扰样品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第44-45页
        2.2.19 检测RNA干扰样品中的代谢产物含量第45-49页
            2.2.19.1 检测RNA干扰样品中过氧化氢含量第45-46页
            2.2.19.2 检测RNA干扰样品中蛋白质羰基含量第46页
            2.2.19.3 检测RNA干扰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第46-47页
            2.2.19.4 检测RNA干扰样品中GSH/GSSG比率第47-49页
            2.2.19.5 检测RNA干扰样品中NADP~+/NADPH比率第49页
        2.2.20 AccGrx1、AccGrx2、AccTpx-3和AccTrx1基因沉默后检测其他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第49-5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0-77页
    3.1 AccTpx-3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50-57页
        3.1.1 AccTpx-3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分离第50页
        3.1.2 AccTpx-3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析第50-51页
        3.1.3 AccTpx-3基因组结构分析第51-52页
        3.1.4 中华蜜蜂AccTpx-3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52-55页
            3.1.4.1 中华蜜蜂AccTpx-3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部位表达分析第52-53页
            3.1.4.2 中华蜜蜂AccTpx-3基因在不同应激条件下表达分析第53-55页
        3.1.5 AccTpx-3原核表达纯化及重组蛋白功能分析第55-57页
            3.1.5.1 AccTpx-3原核诱导表达及纯化第55页
            3.1.5.2 纸片扩散法分析重组蛋白功能第55-56页
            3.1.5.3 MFO系统分析AccTpx-3纯化蛋白抗氧化功能第56-57页
    3.2 AccTrx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57-65页
        3.2.1 AccTrx2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第57页
        3.2.2 AccTrx2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析第57-59页
        3.2.3 AccTrx2基因组结构分析第59-60页
        3.2.4 中华蜜蜂AccTrx2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60-63页
            3.2.4.1 中华蜜蜂AccTrx2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部位表达分析第60-61页
            3.2.4.2 中华蜜蜂AccTrx2基因在多种氧化压力条件下的表达分析第61-63页
        3.2.5 AccTrx2原核表达纯化、酶活力测定及功能分析第63-65页
            3.2.5.1 AccTrx2原核表达及纯化第63页
            3.2.5.2 AccTrx2酶活力测定第63-64页
            3.2.5.3 AccTrx2抗氧化功能分析第64-65页
    3.3 AccGrx1、AccGrx2、AccTpx-3和AccTrx1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第65-77页
        3.3.1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第65页
        3.3.2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cDNA序列分析第65-69页
        3.3.3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组结构分析第69-70页
        3.3.4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70-73页
            3.3.4.1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部位表达分析第70页
            3.3.4.2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在多种氧化压力条件下的表达分析第70-73页
        3.3.5 利用RNAi技术对AccGrx1、AccGrx2、AccTpx-3和AccTrx1基因进行干扰第73页
        3.3.6 RNA干扰后检测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代谢产物含量第73-74页
            3.3.6.1 RNA干扰后检测CAT和POD酶活性第73-74页
            3.3.6.2 RNA干扰后检测抗氧化代谢产物含量第74页
        3.3.7 RNA干扰后检测其他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第74-77页
4 讨论第77-84页
    4.1 AccTpx-3基因研究结果讨论第77-79页
        4.1.1 AccTpx-3基因序列分析第77页
        4.1.2 AccTpx-3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77-78页
        4.1.3 AccTpx-3功能分析第78-79页
    4.2 AccTrx2基因研究结果讨论第79-80页
        4.2.1 AccTrx2基因序列分析第79页
        4.2.2 AccTrx2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79-80页
        4.2.3 AccTrx2功能分析第80页
    4.3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研究结果讨论第80-84页
        4.3.1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序列分析第80页
        4.3.2 AccGrx1、AccGrx2和AccTrx1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80-81页
        4.3.3 AccGrx1、AccGrx2、AccTpx-3和AccTrx1功能分析第81-84页
5 小结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4页
本论文研究课题来源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种鲟科鱼类幼鱼游泳特性研究与评价
下一篇:RAD18基因在小鼠早期胚胎DNA损伤修复中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