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 | 第18页 |
2.2 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 | 第18-19页 |
3. 中国柚类产业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3.1 中国柚子的生产现状 | 第19-21页 |
3.2 中国柚子贸易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3.3 中国柚类产业化现状 | 第22-23页 |
4. 仙游县文旦柚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 第23-28页 |
4.1 文旦柚生长的自然生态条件 | 第23-24页 |
4.2 文旦柚的产品优势 | 第24-25页 |
4.3 文旦柚产业化经营现状 | 第25-28页 |
4.3.1 仙游县文旦柚生产标准化,规模扩大化 | 第26页 |
4.3.2 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化,辐射带动效果显著 | 第26页 |
4.3.3 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 | 第26-27页 |
4.3.4 龙头企业日益强大,与农户间联系紧密 | 第27页 |
4.3.5 创立品牌,不断提高产业层次 | 第27-28页 |
5. 仙游县文旦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5.1 市场需求大,产不应销 | 第28-30页 |
5.2 种植面积受限,产量提升空间有限 | 第30页 |
5.3 营销范围较窄,加工品种有限 | 第30页 |
5.4 文旦柚产业化发展不完善 | 第30-31页 |
5.5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着产业化的进程 | 第31-32页 |
5.6 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果农组织化程度低 | 第32页 |
5.7 果农素质不高 | 第32-33页 |
5.8 产业化组织建设薄弱,内部机制有待加强 | 第33-34页 |
5.9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 第34页 |
5.10 技术难关无法突破 | 第34-36页 |
5.10.1 黄龙病 | 第35页 |
5.10.2 裂果 | 第35-36页 |
6. 仙游县文旦柚的发展策略 | 第36-44页 |
6.1 加强政策扶持,积极调研,寻求面积新突破 | 第36-38页 |
6.2 完善内部机制,积极发展产业化组织 | 第38-40页 |
6.2.1 加强仙游县文旦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 第38-39页 |
6.2.2 建设专业的市场,培育龙头企业 | 第39页 |
6.2.3 多途径扶持薄弱园区,实现共同发展 | 第39页 |
6.2.4 促进仙游县文旦柚的外向发展,提升知名度 | 第39-40页 |
6.3 促进农业创新和科技应用 | 第40-44页 |
6.3.1 落实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换 | 第40页 |
6.3.2 进行科技培训,全面提高产业队伍的素质 | 第40-41页 |
6.3.3 推广优质的科学技术,解决生产难题 | 第41页 |
6.3.4 尝试新品种,实现产业升华 | 第41-42页 |
6.3.5 建设产销的信息网络体系 | 第42页 |
6.3.6 开设“果园课堂”,提高果农素质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件1 | 第46-48页 |
附件2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