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过负荷识别 | 第11-13页 |
1.2.2 紧急控制减载策略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复合相量平面的自适应过负荷识别方法研究 | 第16-29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基于复合相量平面的自适应过负荷识别判据 | 第16-22页 |
2.3 仿真验证 | 第22-28页 |
2.3.1 线路11仿真验证 | 第23-25页 |
2.3.2 线路10仿真验证 | 第25-26页 |
2.3.3 线路14仿真验证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虚拟电压方程的自适应距离保护 | 第29-45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基于相量分析的距离自适应保护构成 | 第29-33页 |
3.3 过渡电阻对保护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3.4 过渡电阻补偿系数的提取 | 第34-38页 |
3.4.1 三相短路 | 第34页 |
3.4.2 单相短路 | 第34-35页 |
3.4.3 两相短路 | 第35-36页 |
3.4.4 两相接地短路 | 第36-38页 |
3.5 仿真验证 | 第38-44页 |
3.5.1 三相短路 | 第38-39页 |
3.5.2 单相短路 | 第39-40页 |
3.5.3 两相短路 | 第40-42页 |
3.5.4 两相接地短路 | 第42-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源荷协同系数的线路过负荷紧急控制策略 | 第45-65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源荷协同系数求取 | 第45-49页 |
4.3 基于源荷协同系数的线路过负荷紧急控制策略 | 第49-53页 |
4.3.1 切机、切负荷控制 | 第49-52页 |
4.3.2 负荷供电恢复 | 第52页 |
4.3.3 过负荷紧急控制策略整体实施评价 | 第52-53页 |
4.4 考虑约束条件的双适应度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53-55页 |
4.4.1 粒子群优化算法介绍 | 第53-54页 |
4.4.2 带有约束条件的双适应度粒子群算法求解 | 第54页 |
4.4.3 带有约束条件的双适应度粒子群算法适应度比较准则 | 第54-55页 |
4.5 仿真验证 | 第55-63页 |
4.5.1 算例概述 | 第55-56页 |
4.5.2 算例求解 | 第56-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5-67页 |
5.1 总结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