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3 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2-13页 |
2 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 第13-1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1 农村新社区 | 第13页 |
2.1.2 社区党建 | 第13页 |
2.1.3 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 | 第13-14页 |
2.2 理论基础分析:治理理论及其与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联系 | 第14-16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14-15页 |
2.2.2 治理理论与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联系 | 第15-16页 |
3 我国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借鉴意义 | 第16-19页 |
3.1 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主要模式 | 第16页 |
3.2 农村新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主要模式 | 第16-17页 |
3.3 不同类型社区党建管理模式比较及借鉴意义 | 第17-19页 |
4 平阳县CN社区推行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实践 | 第19-34页 |
4.1 平阳县农村新社区推行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背景 | 第19-22页 |
4.1.1 平阳县农村新社区现状 | 第19页 |
4.1.2 平阳县推行农村新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原因 | 第19-20页 |
4.1.3 平阳县农村新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概况 | 第20-22页 |
4.2 平阳县CN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实践的主要做法 | 第22-28页 |
4.2.1 CN社区现状及成为实践对象的优势 | 第22-23页 |
4.2.2 CN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具体操作方法 | 第23-28页 |
4.3 CN社区实行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后实践现状及调查分析 | 第28-34页 |
4.3.1 CN社区实践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第28-32页 |
4.3.2 CN社区实行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实践成效 | 第32-34页 |
5 平阳县CN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4-39页 |
5.1 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主体意识形成方面 | 第35-36页 |
5.1.1 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意识不强 | 第35页 |
5.1.2 社区干部对区域化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 第35页 |
5.1.3 社区党组织未能形成共建合力 | 第35-36页 |
5.2 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内部发展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 第36-37页 |
5.2.1 社区党员管理制度落后 | 第36页 |
5.2.2 社区内党组织管理“条块矛盾” | 第36-37页 |
5.2.3 社区发展体制异化 | 第37页 |
5.3 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的服务作用发挥方面 | 第37-39页 |
5.3.1 缺乏物质保障机制 | 第37页 |
5.3.2 事务性工作任务繁重疲于应付 | 第37-38页 |
5.3.3 社区活动形式单一 | 第38-39页 |
6 基于治理理论视角推进农村新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 第39-43页 |
6.1 培养农村新社区民众的主体意识 | 第40页 |
6.2 转变农村新社区发展体制 | 第40-41页 |
6.3 培育发展农村新社区社会组织 | 第41页 |
6.4 保证农村新社区人员和经费配备 | 第41页 |
6.5 做好农村新社区推广宣传 | 第41-43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43页 |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