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

两汉官员谥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一、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页
    三、 创新之处第10-11页
    四、 研究方法第11-13页
一、 谥法起源、作用及先秦谥法礼制第13-17页
    (一) 谥法的起源第13页
    (二) 谥法的作用第13-14页
    (三) 先秦官员谥号相关问题第14-17页
        1. 先秦赐谥官员第14-15页
        2. 赐谥条件第15页
        3. 谥字数及性质第15-17页
二、 两汉得谥官员身份类型第17-23页
    (一) 功臣及其子孙第17-19页
    (二) 外戚第19-20页
    (三) 少数民族贵族第20-23页
三、 两汉官员得谥条件及赐谥仪式第23-35页
    (一) 得谥条件第23-30页
        1、有爵第23-27页
        2. 立功第27-28页
        3. 官职第28-30页
    (二) 赐谥仪式第30-35页
        1. 议谥官员第30-31页
        2. 赐谥仪式第31-32页
        3. 改谥、追谥第32-35页
四、 两汉官员谥号用字分析第35-51页
    (一) 文献记载有歧异的两汉官员谥号辩证第35-39页
    (二) 两汉官员谥号用字分析第39-51页
        1. 谥号字数第39-42页
        2. 谥号性质第42-51页
五、 汉代谥法对先秦的继承变革及对后世的影响第51-57页
    (一) 得谥条件:爵位制到三品官第51-53页
    (二) 议谥官员及赐谥仪式第53-55页
        1. 议谥官员第53-54页
        2. 赐谥仪式第54页
        3. 改谥、追谥第54-55页
    (三) 谥号字数及性质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附表第59-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济南开埠与城市转型--以商埠区为中心
下一篇:唐代契丹将领李楷固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