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引言 | 第6-16页 |
(一) 相关文献综述 | 第7-13页 |
1. 俄罗斯学者的研究 | 第7-10页 |
2. 中国学者的研究 | 第10-12页 |
3. 西方学者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三)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四)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中东铁路利权的易手(1917 - 1924) | 第16-32页 |
(一) 十九世纪末沙俄的远东政策与中东铁路的修建 | 第16-19页 |
(二) 十月革命导致中东铁路地位的变化 | 第19-20页 |
(三) 联合委员会统治下的中东铁路 | 第20-24页 |
(四) 中苏关于中东铁路利权的交涉 | 第24-27页 |
(五) 1924 年中苏关于中东铁路的协议及其影响 | 第27-32页 |
第二章 中苏共治下的中东铁路(1924 - 1931) | 第32-39页 |
(一) 《奉俄协定》确立中俄共管铁路机制 | 第32-35页 |
(三) 1929 年中苏铁路冲突及其影响 | 第35-39页 |
第三章 日本统治下的中东铁路(1931 - 1945) | 第39-48页 |
(一) 日本占领东北与苏日关于中东铁路利权的谈判 | 第39-42页 |
(二) 日本占领条件下的中东铁路管理 | 第42-46页 |
(三) 雅尔塔会议关于中东铁路的秘密协议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苏联政府恢复对中东铁路的利权(1945 - 1952) | 第48-55页 |
(一)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苏联重获铁路利权 | 第48-50页 |
(二) 中东铁路与苏美在中国的竞争 | 第50-52页 |
(三)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与中国收回中东铁路利权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