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引言第13-24页
    1.1 选题背景第13-16页
        1.1.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第13-14页
        1.1.2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挑战第14-16页
        1.1.3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大豆的重要生产基地第16页
    1.2 生产潜力的发展概况第16-20页
        1.2.1 国外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2 国内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4页
        1.4.1 研究内容第22页
        1.4.2 技术路线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2.1 黑龙江省黑土区概况第24-25页
        2.1.1 黑土区的定位第24-25页
        2.1.2 黑土区的气候条件第25页
    2.2 数据来源与软件应用第25页
    2.3 研究方法第25-29页
        2.3.1 光合生产潜力第26页
        2.3.2 光温生产潜力第26-27页
        2.3.3 气候生产潜力第27页
        2.3.4 ArcGIS空间插值分析第27-28页
        2.3.5 趋势性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4页
    3.1 近50年来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生长季气候因子变化特征第29-32页
        3.1.1 黑土区生长季气温变化特征第29-30页
        3.1.2 黑龙江省黑土区降水的变化特征第30-32页
    3.2 近50年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第32-38页
        3.2.1 大豆光温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第32-34页
        3.2.2 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第34-38页
    3.3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第38-40页
        3.3.1 温度变化对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第38-39页
        3.3.2 降水变化对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第39-40页
    3.4 气候变化对大豆气候生产潜力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第40-44页
        3.4.1 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第40-42页
        3.4.2 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第42-44页
4 讨论第44-45页
5 结论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草稻耐盐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下一篇:密度和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