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风力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1.2 风电并网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风电场储能的应用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常见的储能技术 | 第12-14页 |
1.2.2 储能技术对风电场的作用与意义 | 第14-16页 |
1.3 储能功率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充放电控制器 | 第16-17页 |
1.3.2 充放电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1.3.3 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分流电路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新型风电场相变储能功率分配系统 | 第20-26页 |
2.1 新型风电场相变储能功率分配系统的设计与结构 | 第20-22页 |
2.1.1 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20页 |
2.1.2 系统的结构 | 第20-22页 |
2.2 新型风电功率平衡系统研究与应用课题 | 第22-24页 |
2.2.1 课题概述 | 第22页 |
2.2.2 有机朗肯循环 | 第22-24页 |
2.2.3 膨胀发电及其应用 | 第24页 |
2.3 功率分配系统能量转换原理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功率分配系统组成 | 第26-33页 |
3.1 功率监测器 | 第26页 |
3.2 调功变压器 | 第26-30页 |
3.2.1 调压设备的选择 | 第26-27页 |
3.2.2 有载调压变压器 | 第27-28页 |
3.2.3 基于有载调压变压器设计的调功变压器 | 第28-29页 |
3.2.4 调功变压器模型 | 第29-30页 |
3.3 分级控制的电加热器组 | 第30-31页 |
3.4 控制单元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功率分配系统的运行、控制及配置 | 第33-50页 |
4.1 功率分配系统的运行 | 第33-35页 |
4.1.1 风电场有功功率阈值设定 | 第33-34页 |
4.1.2 功率调节的实现 | 第34-35页 |
4.2 功率分配系统的控制 | 第35-38页 |
4.2.1 调功变压器和电加热器组的配合 | 第35-37页 |
4.2.2 功率分配系统的时延 | 第37页 |
4.2.3 系统控制流程图 | 第37-38页 |
4.3 功率监测器引入风电功率预测数据 | 第38-41页 |
4.3.1 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选择 | 第39页 |
4.3.2 风电功率预测数据对系统控制的影响 | 第39-41页 |
4.4 调功变压器变比最值的确定 | 第41-42页 |
4.5 剩余功率最大值的确定 | 第42-45页 |
4.5.1 风电场风速概率密度函数 | 第42-43页 |
4.5.2 风速功率特性曲线 | 第43-44页 |
4.5.3 风电场输出功率数学期望计算 | 第44页 |
4.5.4 剩余功率最大值计算 | 第44-45页 |
4.6 电加热器组配置 | 第45-49页 |
4.6.1 电加热器组配置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4.6.2 约束条件分析 | 第47-4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储能功率分配系统应用分析 | 第50-59页 |
5.1 功率分配系统仿真模型 | 第50-52页 |
5.1.1 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模型 | 第50-51页 |
5.1.2 功率分配系统仿真模型 | 第51-52页 |
5.2 仿真参数初值选择及风力数据输入 | 第52-53页 |
5.2.1 仿真参数初值选择 | 第52-53页 |
5.2.2 风力数据输入 | 第53页 |
5.3 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3-55页 |
5.3.1 电加热器组投切组数控制 | 第54页 |
5.3.2 调功变压器变比控制 | 第54-55页 |
5.4 功率分配系统仿真分析 | 第55-58页 |
5.4.1 仿真结果 | 第55-57页 |
5.4.2 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