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欧洲史论文--东欧、中欧论文--俄罗斯及苏联论文--苏联史(1917~1991年)论文

苏共思想文化专制主义及其教训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导言第11-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2页
        (二) 实践意义第12-13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述评第13-15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四、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第16-18页
        (一) 本课题研究重点第16页
        (二) 本课题研究难点第16页
        (三)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一章 苏共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形成过程第18-35页
    一、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含义第18-19页
        (一)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含义第18页
        (二)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基本特征第18-19页
    二、 列宁时期:思想文化趋向集中的开端第19-26页
        (一) 列宁对苏联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第19-23页
        (二) 列宁时期思想文化集中的历史背景第23-24页
        (三) 列宁时期思想文化集中的具体做法第24-26页
    三、 斯大林时期: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形成第26-31页
        (一)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形成的国际国内环境第26-27页
        (二) 斯大林控制思想文化领域的措施第27-31页
    四、 后斯大林时期:文化专制主义的强化第31-35页
        (一) 赫鲁晓夫:“理想主义”第31-32页
        (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思想文化进一步僵化第32-35页
第二章 苏共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基本特点第35-45页
    一、 思想文化领域实行绝对的单一化第35-38页
        (一) 突出经典作家著作的出版发行第35页
        (二) 大量编印党的领袖的著作第35-36页
        (三) 限制不同政见者著述的发行第36-38页
    二、 党及党的领袖直接插手学术争论第38-39页
        (一) 党支持一派反对一派第38页
        (二) 党对争论的问题做出最后的结论第38-39页
    三、 党及党的领袖提供一切社会问题的答案第39-41页
        (一) 党的领袖无所不能第39-40页
        (二) 学术界只有诠释功能第40-41页
    四、 严格的报禁和新闻检查制第41-43页
        (一) 禁止境外报刊书籍进入第41-42页
        (二) 严格检查各类出版物第42-43页
    五、 文化艺术从业者的体制内控制第43-45页
        (一) 成立由党领导的各种协会第43-44页
        (二) 协会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第44-45页
第三章 苏共思想文化专制主义造成的不良后果第45-53页
    一、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阻碍了文化的繁荣第45-46页
        (一) 扼杀文化创新第45页
        (二) 禁锢思想发展第45-46页
        (三) 消弭社会动力第46页
    二、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影响了经济发展第46-49页
        (一) 现代社会文化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第46-47页
        (二)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第47-48页
        (三) 苏联经济发展停滞与文化僵化紧密相关第48-49页
    三、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是苏联剧变的重要原因第49-53页
        (一)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强化了政治领域的极权主义第49-51页
        (二)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使党的指导思想不能与时俱进第51页
        (三) 思想文化专制主义使党失去了文化精英的支持第51-53页
第四章 苏共思想文化专制主义提供的经验教训第53-61页
    一、 坚持正确处理思想文化问题的原则第53-55页
        (一) 多样性第53-54页
        (二) 群众性第54页
        (三) 相融性第54-55页
        (四) 先进性第55页
    二、 文化领导和管理要解放思想第55-57页
        (一)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第55-56页
        (二) 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第56页
        (三) 大力鼓励文化创新第56-57页
    三、 发展思想文化要遵循古今中外的科学方法第57-58页
        (一) 继承本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第57页
        (二) 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先进文化第57-58页
        (三) 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第58页
    四、 发挥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第58-61页
        (一) 当代世界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第58-59页
        (二) 文化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第59页
        (三) 文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形象第59-60页
        (四) 以文化繁荣促进经济发展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河南淅川县地方自治研究(1930-1940年)
下一篇:层次分析视角下战后美以特殊关系的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