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杨运宽教授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6-7页
第一部分 杨运宽教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经验第7-25页
    1.杨运宽教授简介第7-8页
    2.杨运宽教授对老年性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第8-10页
        2.1 肾精亏虚是老年性失眠的基本病理基础第8-9页
        2.2 阳不入阴是老年性失眠的关键病理机制第9-10页
    3.杨运宽教授针灸“四海穴”为主治疗老年性失眠第10-14页
        3.1 调整髓海-百会穴第10页
        3.2 调整气海-膻中穴第10-11页
        3.3 调整水谷之海-天枢穴第11页
        3.4 调整血海-公孙穴第11-12页
        3.5 其他临床研究对针灸“四海穴”理论的支撑第12-14页
    4.杨运宽教授“基础+三型辨证”诊疗老年性失眠第14-25页
        4.1 基础型第14-16页
        4.2 难以入睡型第16-18页
        4.3 睡后易醒型第18-19页
        4.4 胃不和卧不安型第19-21页
        4.5 其他临床研究对“基础+三型辨证”理法的支撑第21-25页
第二部分 杨运宽教授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研究第25-37页
    1.研究对象第25-28页
        1.1 病例来源第25页
        1.2 诊断标准第25-26页
            1.2.1 失眠诊断标准第25页
            1.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第25-26页
            1.2.3 经验症候诊断分型第26页
            1.2.4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第26页
        1.3 纳入标准第26-27页
        1.4 排除标准第27页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第27页
        1.6 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第27-28页
    2.研究方法第28-32页
        2.1 样本量计算第28页
        2.2 随机方法第28页
        2.3 对照方法第28页
        2.4 盲法第28页
        2.5 治疗方法第28-31页
            2.5.1 试验组治疗方法第28-30页
            2.5.2 常规针刺组治疗方法第30-31页
        2.6 研究流程图第31-32页
    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第32-33页
        3.1 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第32页
        3.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第32页
        3.3 统计学处理第32页
        3.4 安全性评价第32-33页
    4.研究结果第33-35页
        4.1 病例完成情况第33页
        4.2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第33-34页
        4.3 中医症候比较第34页
        4.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第34-35页
        4.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35页
        4.6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35页
    5.研究总结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件一:综述第42-47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附件二:相关量表第47-50页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时间点电针对肝癌小鼠昼夜节律时相作用及其Per基因影响研究
下一篇:推拿结合太极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