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文体学视域中的汉魏六朝俳谐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7页
    一 研究意义第8-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3页
    三 研究范围第13-17页
第一章 唐前俳谐文概述第17-32页
    第一节 先秦俳谐传统与俳谐文的萌芽第17-26页
        一 俳谐文与民间歌谣第17-21页
        二 俳谐文与俳优语言第21-26页
    第二节 汉魏六朝俳谐文的兴起与发展第26-32页
        一 兴起:两汉第26-27页
        二 发展:魏晋第27-29页
        三 高潮:南北朝第29-32页
第二章 赋与俳谐文第32-45页
    第一节 赋与俳谐文的渊源第32-34页
    第二节 赋与俳谐文的互动第34-45页
        一 主客问答体与拟人手法的融合第35-38页
        二 动物讽刺色彩向咏物赋的浸染第38-41页
        三 嗤戏形貌传统对各式赋的渗透第41-45页
第三章 一般实用文体与俳谐文第45-59页
    第一节 民间实用俗体第45-49页
        一 契约第45-47页
        二 招贴第47-48页
        三 药方第48-49页
    第二节 日常实用文体第49-59页
        一 箴第49-51页
        二 论说第51-54页
        三 书信第54-56页
        四 “文”第56-59页
第四章 公文体与俳谐文第59-71页
    第一节 公文体俳谐文第59-68页
        一九 锡文第60-62页
        二 檄第62-63页
        三 移第63-65页
        四 弹事第65-66页
        五 表第66-68页
    第二节 拟体与破体第68-71页
第五章 笑话集与俳谐文第71-84页
    第一节 笑话集与笑话概念第71-75页
        一 汉魏六朝笑话集存佚情况第71-73页
        二 小说观念下的笑话第73-75页
    第二节 笑话的体制与功能第75-84页
        一 《笑林》与笑话体制第76-80页
        二 功能的转化第80-84页
结语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附表:汉魏六朝俳谐文篇目第91-9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芥川龙之介文学对爱伦·坡文学的接受研究
下一篇:《文选》李善注引子部儒家类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