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特色小镇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 第11-12页 |
1.2.2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3 产业集聚与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 第14-15页 |
1.2.4 研究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外特色小镇发展经验借鉴 | 第17-24页 |
2.1 跨国视角下特色小镇发展的对比分析 | 第17-20页 |
2.1.1 国外小城镇发展阶段梳理 | 第17-19页 |
2.1.2 历史审视下特色小镇内涵 | 第19-20页 |
2.2 国外典型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特征 | 第20-22页 |
2.2.1 空间选址:依托交通区位资源优势 | 第20页 |
2.2.2 产业基础:专业化产业体系集聚明显 | 第20-21页 |
2.2.3 功能复合:功能构成具有一定综合性 | 第21页 |
2.2.4 文化内涵:特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集聚 | 第21-22页 |
2.2.5 体制特色:体制机制创新及综合配套改革 | 第22页 |
2.3 对国内特色小镇发展的启示 | 第22-24页 |
2.3.1 长期与短期: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 | 第22页 |
2.3.2 基础与保障:与时俱进的产业特色 | 第22-23页 |
2.3.3 个性与普适:资源各异可复制性小 | 第23页 |
2.3.4 创新与改革:创造和留白成长空间 | 第23-24页 |
第3章 产业集聚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24-36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3.1.1 产业集聚空间理论 | 第24-25页 |
3.1.2 区域分工专业化理论 | 第25页 |
3.1.3 产业选择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3.2 产业集聚内涵及演化过程分析 | 第26-29页 |
3.2.1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概念辨析 | 第26-27页 |
3.2.2 产业集聚演化阶段划分依据 | 第27-28页 |
3.2.3 产业集聚演化阶段划分特征 | 第28-29页 |
3.3 产业集聚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第29-36页 |
3.3.1 初始供给:要素流动 | 第30-32页 |
3.3.2 发展途径:分工专业化 | 第32-34页 |
3.3.3 实现目标:经济效应 | 第34-36页 |
第4章 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现实制约 | 第36-46页 |
4.1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定位 | 第36-37页 |
4.1.1 城市化发展特定阶段产物 | 第36页 |
4.1.2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工具 | 第36-37页 |
4.1.3 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手段 | 第37页 |
4.2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第37-43页 |
4.2.1 分布概况 | 第37-39页 |
4.2.2 产业发展 | 第39-41页 |
4.2.3 经济产出 | 第41-42页 |
4.2.4 市场化特征 | 第42-43页 |
4.3 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发展的现实制约 | 第43-46页 |
4.3.1 体制机制:特色小镇发展的活力有待激发 | 第43-44页 |
4.3.2 发展模式:空间与要素聚集动力有待提高 | 第44页 |
4.3.3 发展环境:城镇化发展规律认识有待深化 | 第44-46页 |
第5章 新常态下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发展内在逻辑探究 | 第46-52页 |
5.1 宏观层面: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演进逻辑 | 第46-47页 |
5.1.1 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 第46-47页 |
5.1.2 人才区位选择决定区域繁荣 | 第47页 |
5.2 中观层面:创新阶层视角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趋势 | 第47-49页 |
5.2.1 核心驱动:“不定型”的创新阶层 | 第47-48页 |
5.2.2 外部支撑:功能融合与城市包容度 | 第48-49页 |
5.2.3 软件服务:文化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 第49页 |
5.3 微观层面:政府与市场发展权责厘定 | 第49-52页 |
5.3.1 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的划定 | 第49-50页 |
5.3.2 鼓励多方主体参与精准治理 | 第50-52页 |
第6章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第52-59页 |
6.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和总体思路 | 第52-54页 |
6.1.1 基本原则 | 第52-53页 |
6.1.2 总体构建思路 | 第53-54页 |
6.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 第54-57页 |
6.2.1 评价维度解析和体系构成 | 第54-56页 |
6.2.2 评价体系的指标说明 | 第56-57页 |
6.3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第57-59页 |
第7章 促进产业集聚与特色小镇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59-62页 |
7.1 尊重城镇发展规律,积极转变规划理念 | 第59-60页 |
7.1.1 明确特色小镇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 | 第59页 |
7.1.2 把握特色小镇发展尺度,科学制定倡导性规划 | 第59-60页 |
7.2 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强化特色小镇产业联动 | 第60页 |
7.2.1 立足小镇产业和文化,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 | 第60页 |
7.2.2 构建产业发展集约化模式,提升内生集聚动力 | 第60页 |
7.3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助推小镇产业发展 | 第60-62页 |
7.3.1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生产要素有效配置 | 第60-61页 |
7.3.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多方协同参与机制 | 第61-62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科研成果 | 第69页 |
参加科研项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