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2 广场的起源和发展 | 第13-17页 |
2.1 国外传统广场的发展 | 第13-15页 |
2.2 国内传统广场的发展 | 第15-16页 |
2.3 我国传统文化广场与国外传统文化广场的比较 | 第16-17页 |
3 现代广场设计现状 | 第17-19页 |
3.1 现代广场的发展背景 | 第17页 |
3.2 现状问题的分析 | 第17-19页 |
4 现代广场设计中文化元素运用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4.1 现代广场设计的理论原理 | 第19-24页 |
4.1.1 现代广场的设计要素 | 第19-21页 |
4.1.2 现代广场设计原则 | 第21-24页 |
4.2 文化元素在广场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4.2.1 广场文化 | 第24-25页 |
4.2.2 场所精神 | 第25页 |
4.3 现代广场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方案 | 第25-27页 |
4.3.1 利用原有完好的传统文化展现广场景观特色 | 第25-26页 |
4.3.2 利用现代的设计及艺术手法还原传统文化元素 | 第26页 |
4.3.3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的结合 | 第26-27页 |
4.4 小结 | 第27-29页 |
5 关中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分析 | 第29-47页 |
5.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 第29页 |
5.2 关中地区历史沿革 | 第29-35页 |
5.2.1 先秦时期 | 第30-31页 |
5.2.2 秦汉时期 | 第31-32页 |
5.2.3 隋唐时期 | 第32-33页 |
5.2.4 宋元时期 | 第33-34页 |
5.2.5 明清时期 | 第34-35页 |
5.3 关中民俗艺术 | 第35-38页 |
5.3.1 砖雕艺术 | 第35-37页 |
5.3.2 民间剪纸 | 第37页 |
5.3.3 泥塑艺术 | 第37-38页 |
5.4 关中传统建筑装饰构件 | 第38-45页 |
5.4.1 屋顶 | 第38-39页 |
5.4.2 墙面 | 第39页 |
5.4.3 门窗 | 第39-40页 |
5.4.4 柱石 | 第40-41页 |
5.4.5 门楼 | 第41-42页 |
5.4.6 其他 | 第42-45页 |
5.5 小结 | 第45-47页 |
6 关中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 第47-63页 |
6.1 关中地区广场设计要素中的建筑装饰艺术 | 第47-51页 |
6.1.1 建筑装饰艺术在广场建筑物中的应用 | 第47页 |
6.1.2 建筑装饰艺术在广场构筑物中的应用 | 第47-49页 |
6.1.3 建筑装饰艺术在广场铺装中的运用 | 第49-51页 |
6.1.4 建筑装饰艺术在广场参与性景观中的应用 | 第51页 |
6.2 国内广场案例分析 | 第51-54页 |
6.2.1 西安大雁塔广场 | 第51-53页 |
6.2.2 南京汉中门广场 | 第53-54页 |
6.3 亲自参加的实践项目——党家庄村广场案例分析 | 第54-60页 |
6.3.1 项目背景分析 | 第55-57页 |
6.3.2 设计理念分析 | 第57-58页 |
6.3.3 设计方案解读 | 第58-60页 |
6.4 小结 | 第60-63页 |
7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