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候带四种典型森林中大气氮磷沉降的时空特异性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氮沉降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2 磷沉降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3 离子交换树脂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研究区介绍 | 第19-20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3 实验室分析 | 第21-22页 |
2.3.1 离子交换树脂的洗脱 | 第21-22页 |
2.3.2 过滤 | 第22页 |
2.3.3 元素含量分析 | 第22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2-24页 |
2.4.1 沉降通量计算 | 第22页 |
2.4.2 统计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6页 |
3.1 四个森林站点氮沉降的对比分析 | 第24-33页 |
3.1.1 宝天曼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氮沉降 | 第24-27页 |
3.1.2 天目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氮沉降 | 第27-28页 |
3.1.3 会同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的氮沉降 | 第28-31页 |
3.1.4 尖峰岭热带雨林的氮沉降 | 第31-33页 |
3.2 四个森林站点磷沉降的对比分析 | 第33-39页 |
3.2.1 宝天曼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磷沉降 | 第33-35页 |
3.2.2 天目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磷沉降 | 第35-37页 |
3.2.3 会同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的磷沉降 | 第37-38页 |
3.2.4 尖峰岭热带雨林的磷沉降 | 第38-39页 |
3.3 各森林站点大气与穿透雨中的氮磷化学计量比 | 第39-42页 |
3.3.1 宝天曼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氮磷比 | 第39-40页 |
3.3.2 天目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氮磷比 | 第40-41页 |
3.3.3 会同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的氮磷比 | 第41页 |
3.3.4 尖峰岭热带雨林的氮磷比 | 第41-42页 |
3.4 四个森林站点间氮磷沉降的对比 | 第42-46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6-52页 |
4.1 讨论 | 第46-51页 |
4.1.1 氮沉降中不同氮形态的对比与分析 | 第46-47页 |
4.1.2 大气沉降在季节间的差异分析 | 第47页 |
4.1.3 大气与穿透雨氮磷沉降间的差异分析 | 第47-48页 |
4.1.4 四个森林站点氮磷沉降空间差异的分析 | 第48-49页 |
4.1.5 氮磷沉降的化学计量比失衡关系 | 第49-50页 |
4.1.6 不足和展望 | 第50-51页 |
4.2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