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4-15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1.2 膝痛风性关节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 第14页 |
1.3 中医证候辩证的标准 | 第14页 |
1.4 纳入标准 | 第14-15页 |
1.5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1.6 受试者中止、退出临床试验的条件 | 第15页 |
1.7 术前处理 | 第15页 |
2. 方法 | 第15-19页 |
2.1 分组方法 | 第15-16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16-19页 |
2.2.1 手术方法 | 第16-17页 |
2.2.2 术后用药方法与剂量 | 第17页 |
2.2.3 针对膝关节清理术术后的常规处理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结果分析 | 第19-22页 |
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9页 |
2. 主观满意度 | 第19页 |
3. 对术前及术后1周、2 周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 第19-20页 |
4. 术前术后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的变化 | 第20页 |
5. 临床疗效观察 | 第20页 |
6. 膝关节功能随访 | 第20-21页 |
7. 术后并发症观察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2-40页 |
1.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第22-27页 |
1.1 痛风的流行病学 | 第24-25页 |
1.2 痛风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5-26页 |
1.3 痛风的发病机制 | 第26-27页 |
2. 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第27-29页 |
3. 目前膝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 第29-30页 |
3.1 西药治疗 | 第29-30页 |
3.2 中医治疗 | 第30页 |
3.3 手术治疗 | 第30页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4.1 一般资料 | 第30页 |
4.2 主观满意度 | 第30-31页 |
4.3 疼痛程度 | 第31页 |
4.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的变化 | 第31-32页 |
4.5 临床疗效评判 | 第32页 |
4.6 膝关节功能随访 | 第32页 |
4.7 术后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 | 第32-34页 |
4.7.1 疼痛 | 第32-33页 |
4.7.2 关节内关节积液 | 第33页 |
4.7.3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第33页 |
4.7.4 感染 | 第33-34页 |
5. 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痛风颗粒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的论述 | 第34-39页 |
5.1 痛风颗粒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论述 | 第34-38页 |
5.2 关节镜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的理论探讨 | 第38-39页 |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附录 | 第47-57页 |
附录一 综述膝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现况 | 第47-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二 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 | 第54-55页 |
附录三 典型病例临床资料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