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油气层物理论文

基于真实岩心数字重建孔隙结构内流体流动特性的计算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符号说明第8-9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孔隙结构获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数字岩心研究进展第11-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CT设备介绍及图像处理第18-32页
    2.1 Mcro-CT设备发展和成像原理第18-19页
        2.1.1 Micro-CT设备发展第18页
        2.1.2 CT成像原理第18-19页
    2.2 CT设备对样品的扫描第19-23页
        2.2.1 CT设备的介绍第19-20页
        2.2.2 扫描岩样的选择第20-22页
        2.2.3 扫描过程第22-23页
    2.3 CT设备中软件对图像的处理第23-31页
        2.3.1 CT图像重建第23-25页
        2.3.2 阈值分割的原理第25-26页
        2.3.3 CT设备软件中对岩样部分区域的获取——人造岩心第26页
        2.3.4 岩样数据分析第26-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孔隙三维重构第32-46页
    3.1 ImageJ中的图像处理第32-36页
        3.1.1 降噪第32-33页
        3.1.2 阈值分割第33-34页
        3.1.3 颜色转换和图像分割第34-36页
    3.2 MATLAB中的数据处理第36-41页
        3.2.1 读取和构建三维矩阵第36-37页
        3.2.2 填充“空洞”第37-38页
        3.2.3 每一张图像孔隙度的计算和分布第38-39页
        3.2.4 输出记事本文件第39-41页
    3.3 孔隙在CAD软件重构第41-45页
        3.3.1 重构机理第41-42页
        3.3.2 重构结果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渗流模拟第46-68页
    4.1 网格划分及模型第46-47页
        4.1.1 网格划分第46页
        4.1.2 数值模型第46-47页
    4.2 计算条件第47页
    4.3 水的单相模拟第47-57页
        4.3.1 不同工况的计算条件第47页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速度分布第47-51页
        4.3.3 计算结果及分析-压力分布第51-56页
        4.3.5 计算结果及分析-岩心宏观渗透率计算第56页
        4.3.6 五种工况下的模拟结果统计分析第56-57页
    4.4 空气的单相模拟第57-66页
        4.4.1 不同工况的计算条件第57页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速度分布第57-61页
        4.4.3 计算结果及分析-压力分布第61-66页
        4.4.4 计算结果及分析-岩心宏观渗透率计算第66页
        4.4.5 四种工况下的模拟结果统计分析第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总结和展望第68-70页
    总结第68-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型金属酞菁的制备及催化氧化燃油脱硫性能研究
下一篇: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超声定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