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减阻剂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3 减阻剂分类 | 第15-16页 |
1.4 高分子聚合物的减阻机理及减阻效果影响因素 | 第16-23页 |
1.4.1 高分子聚合物的减阻机理 | 第16-19页 |
1.4.2 卤水管道减阻剂减阻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第19-20页 |
1.4.3 影响减阻剂减阻效果的因素 | 第20-23页 |
1.4.4 卤水管道减阻剂性质预测 | 第23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减阻剂减阻率测试环道的设计与安装 | 第26-36页 |
2.1 室内测试环道评价机理 | 第26-27页 |
2.2 测试管道直径的确定 | 第27-28页 |
2.3 减阻率测试环道组成 | 第28-32页 |
2.3.1 环道主要参数及流程图 | 第28-30页 |
2.3.2 罐 | 第30-31页 |
2.3.3 环路 | 第31页 |
2.3.4 动力系统 | 第31页 |
2.3.5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1-32页 |
2.3.6 温度控制系统 | 第32页 |
2.4 减阻率测试环道的安装与调试 | 第32页 |
2.5 减阻率测试实验流程 | 第32-34页 |
2.5.1 测试样品水溶液的配制 | 第33页 |
2.5.2 数据采集 | 第33页 |
2.5.3 高聚物剪切降解 | 第33页 |
2.5.4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3-34页 |
2.6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聚丙烯酰胺减阻性能测试 | 第36-50页 |
3.1 概述 | 第36-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页 |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7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37-47页 |
3.3.1 PAM浓度对减阻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雷诺数(Re)对PAM减阻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3 温度对PAM减阻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4 盐度对PAM减阻性能影响测试 | 第41-42页 |
3.3.5 盐度和温度综合作用对PAM减阻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6 竖直管道中减阻剂减阻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3.3.7 水溶性减阻剂抗剪切性能研究 | 第46-47页 |
3.4 小结 | 第47-50页 |
第四章 聚氧化乙烯减阻性能测试 | 第50-60页 |
4.1 概述 | 第50-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页 |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51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51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51-58页 |
4.3.1 PEO浓度对减阻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2 雷诺数Re对PEO减阻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3 温度对PEO减阻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4 盐度对PEO减阻性能影响测试 | 第55-56页 |
4.3.5 盐度与温度共同作用对PEO减阻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表征与减阻性能测试 | 第60-72页 |
5.1 聚丙烯酰胺的改性 | 第60-65页 |
5.1.1 PAM水解反应 | 第60-63页 |
5.1.2 PAM磺甲基化反应 | 第63-65页 |
5.2 改性聚丙烯酰胺的红外表征和减阻性能测试 | 第65页 |
5.2.1 红外光谱表征 | 第65页 |
5.2.2 减阻性能测试 | 第65页 |
5.3 结果讨论 | 第65-70页 |
5.3.1 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红外表征与减阻性能测试 | 第65-68页 |
5.3.2 磺化聚丙烯酰胺的红外表征与减阻性能测试 | 第68-70页 |
5.4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