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第一章 叠山生平及其著作补正 | 第13-26页 |
第一节 谢枋得为人及其在宋末影响 | 第13-21页 |
第二节 谢枋得著述考略 | 第21-26页 |
第二章 《文章轨范》的成书 | 第26-37页 |
第一节 南宋科场出版物的流行与《文章轨范》成书背景 | 第26-30页 |
第二节 宋季科举程文之特点与《文章轨范》编撰动机 | 第30-33页 |
第三节 《文章轨范》的成书时间 | 第33-37页 |
第三章 《文章轨范》的版本流传 | 第37-67页 |
第一节 《文章轨范》在元代的流传 | 第37-44页 |
第二节 《文章轨范》在明代的流传 | 第44-56页 |
第三节 《文章轨范》在清代的流传 | 第56-67页 |
第四章 《文章轨范》的文化传承功能 | 第67-84页 |
第一节 渊源与背景 | 第67-75页 |
第二节 内涵与表现 | 第75-84页 |
第五章 《文章轨范》的影响意义 | 第84-114页 |
第一节 承上启下 发明体例——《文章轨范》对文学评点之贡献 | 第84-89页 |
第二节 论文精深 促成经典——《文章轨范》的文章学价值 | 第89-95页 |
第三节 扶植世教 德学兼及——《文章轨范》的文化史意义 | 第95-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附录一 | 第118-120页 |
附录二 | 第120-121页 |
后记 | 第121-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