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 第13-20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 | 第13-16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7-20页 |
1.3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1.3.1 Li_3V_2(PO_4)_3材料的结构 | 第20-21页 |
1.3.2 单斜Li_3V_2(PO_4)_3的充放电机理 | 第21-22页 |
1.3.3 Li_3V_2(PO_4)_3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1.3.4 Li_3V_2(PO_4)_3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24-26页 |
1.4 研究Li_3V_2(PO_4)_3的意义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6-28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第二章 实验技术及试剂 | 第34-39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34-35页 |
2.1.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4-35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2.2 测试电池电极的制备 | 第35-36页 |
2.3 测试电池的组装 | 第36页 |
2.4 分析表征方法 | 第36-39页 |
2.4.1 结构组成和形貌分析 | 第36-37页 |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一缩二乙二醇作表面活性剂溶胶凝胶法合成高倍率性能的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 | 第39-53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Li_3V_2(PO_4)_3/C的制备 | 第39-41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3.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41-44页 |
3.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4-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第四章 CeO_2表面包覆Li_3V_2(PO_4)_3复合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53-64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CeO_2包覆Li_3V_2(PO_4)_3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各 | 第53-54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4.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54-56页 |
4.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第五章 一步法合成Co掺杂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性能及机理初步研究 | 第64-72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Li_3V_(1.96)Co_(0.06)(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 | 第64-65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68页 |
5.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65-67页 |
5.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5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