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三维机织物增强PMR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粘结性能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5页
   ·引言第16-18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8-19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8页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8-19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第19-28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特点第19页
     ·纤维增强相第19-21页
     ·三维机织物预制件第21-22页
     ·聚合物基体第22-24页
     ·PMR型聚酰亚胺第24-26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第26-28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第28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基体界面第28-38页
     ·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强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影响第28-29页
     ·纤维/基体界面的结合方式及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调控第29页
     ·纤维/基体间的应力传递和剪切滞后分析第29-32页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和碳纤维拉伸强度的Weibull统计分析方法第32-35页
     ·纤维表面的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第35页
     ·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微力学表征方法第35-36页
     ·单纤维断裂长度实验中界面剪切强度的计算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5页
第二章 三维玄武岩纤维机织物增强PMR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艺研究与性能表征第45-67页
   ·引言第45-47页
   ·实验部分第47-51页
     ·实验原料第47页
     ·三维机织物预制件的织造第47-48页
     ·PMR型聚酰亚胺单体溶液的制备第48-49页
     ·三维机织物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第49-51页
   ·分析测试第51-54页
     ·PMR型聚酰亚胺单体溶液的动态粘度测试第51页
     ·PMR型聚酰亚胺预聚物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第51-52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52页
     ·熔融流变性能测试第52页
     ·固化后的PMR型聚酰亚胺的动态力学分析(DMA)第52-53页
     ·复合材料截面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第53页
     ·热失重分析(TGA)第53页
     ·拉伸性能测试第53-54页
     ·三点弯曲测试第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64页
     ·PMR型聚酰亚胺单体溶液的粘度第54-55页
     ·PMR型聚酰亚胺预聚物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第55-56页
     ·PMR型聚酰亚胺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56-57页
     ·PMR型聚酰亚胺预聚物的熔融流变性能第57-58页
     ·固化后的聚酰亚胺的动态力学分析(DMA)第58-59页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孔隙率第59-60页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性能第60-61页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第61-63页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第三章 三维玻璃纤维机织物和三维碳纤维机织物增强PMR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成型与表征第67-76页
   ·引言第67页
   ·实验部分第67-69页
     ·实验原料第67-68页
     ·三维机织物预制件的织造第68页
     ·PMR型聚酰亚胺单体溶液的制备第68页
     ·三维机织物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第68页
     ·分析测试第68-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74页
     ·三维玻璃纤维机织物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孔隙率第69-70页
     ·三维碳纤维机织物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孔隙率第70-71页
     ·三维玻璃纤维机织物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性能第71-72页
     ·三维碳纤维机织物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性能第72页
     ·两种三维机织物增强聚酰亚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6页
第四章 三维玄武岩纤维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和三维玻璃纤维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第76-86页
   ·引言第76-77页
   ·三维正交机织物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计算模型第77-79页
   ·实验部分第79-81页
     ·实验材料第79-80页
     ·三维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第80页
     ·三维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测试第80-81页
     ·三维机织物增强聚乙烯基酯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测试第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4页
     ·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第81-82页
     ·三维正交机织物增强聚乙烯基酯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第82-83页
     ·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估算和分析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五章 常压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对碳纤维/聚酰亚胺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第86-117页
   ·引言第86-87页
   ·实验部分第87-96页
     ·实验材料第87-88页
     ·等离子体处理第88-89页
     ·单纤维拉伸强力测试第89-90页
     ·纤维表面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90页
     ·纤维表面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第90-91页
     ·纤维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能的测试第91-93页
     ·纤维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第93页
     ·单纤维复合材料拉伸测试方法与界面剪切强度的计算第93-95页
     ·单纤维复合材料拉伸测试样品的制作第95-96页
   ·结果与讨论第96-114页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单纤维强力的影响第96-102页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第102-104页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表面润湿性能和表面能的影响第104-106页
     ·纤维的表面化学分析第106-110页
     ·碳纤维/聚酰亚胺界面剪切强度(IFSS)第110-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7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117-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和待发表的学术成果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材料热物理性能非稳态测试方法研究
下一篇:几种高性能纤维热松驰及光热老化机制与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