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英文缩略词列表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HIV 病毒介绍 | 第9-15页 |
1.1.1 病毒的形态结构 | 第9-10页 |
1.1.2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第10-11页 |
1.1.3 HIV 病毒的基因分型 | 第11-12页 |
1.1.4 Vif 蛋白 | 第12-15页 |
1.2 APOBEC 家族蛋白质 | 第15-18页 |
1.2.1 APOBEC 家族蛋白质介绍 | 第15-18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31页 |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18-21页 |
2.1.1 菌株 | 第18页 |
2.1.2 质粒构建 | 第18-19页 |
2.1.3 抗体 | 第19页 |
2.1.4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1.5 引物合成和测序 | 第20页 |
2.1.6 序列分析 | 第20页 |
2.1.7 细胞 | 第20页 |
2.1.8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31页 |
2.2.1 PCR 反应 | 第21-23页 |
2.2.2 胶回收 | 第23页 |
2.2.3 酶切反应 | 第23-24页 |
2.2.4 连接反应 | 第24页 |
2.2.5 质粒转化 | 第24-25页 |
2.2.6 质粒提取 | 第25-26页 |
2.2.7 细胞培养 | 第26页 |
2.2.8 细胞冻存 | 第26页 |
2.2.9 细胞复苏 | 第26-27页 |
2.2.10 贴壁细胞的转染(PEI 法,以 12 孔板为例) | 第27页 |
2.2.11 MAGI-CCR5 细胞测定病毒感染性 | 第27-28页 |
2.2.12 收集细胞分泌病毒方法 | 第28页 |
2.2.13 带有 HA 标签蛋白的免疫共沉淀 | 第28-29页 |
2.2.14 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分析(以 12 孔板为例) | 第29-31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3.1 pNL4-3 Vif 对人 APOBEC3F 蛋白抗 pNL4-3 病毒活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 不同剂量的 pNL4-3Vif 对人 APOBEC3F 蛋白的降解 | 第33-34页 |
3.3 人 APOBEC3F 蛋白与 Vif 蛋白的结合能力 | 第34页 |
3.4 不同亚型 Vif 对人 APOBEC3F 蛋白降解能力 | 第34-37页 |
3.5 人 APOBEC3F 的抗逆转录转座子 LINE-1 转座的能力 | 第37-38页 |
3.6 讨论 | 第38-39页 |
3.7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