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来源与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 第15-33页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64) | 第15-21页 |
2.1.1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 | 第15-18页 |
2.1.2 西藏民主改革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 | 第18-21页 |
2.2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1965-1979) | 第21-24页 |
2.2.1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的工艺美术发展 | 第21-23页 |
2.2.2 “文化大革命”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 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1980年至今) | 第24-33页 |
2.3.1 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的工艺美术发展 | 第24-26页 |
2.3.2 国家政策条例扶持保护下的工艺美术发展 | 第26-29页 |
2.3.3 “工匠精神”的回归及工匠地位的提升 | 第29-33页 |
第三章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的品类及功能 | 第33-68页 |
3.1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概述 | 第33-36页 |
3.1.1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的概念 | 第34-35页 |
3.1.2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的分类 | 第35-36页 |
3.1.3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的特征 | 第36页 |
3.2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的主要品类 | 第36-64页 |
3.2.1 金属类工艺美术 | 第37-43页 |
3.2.2 编织类工艺美术 | 第43-50页 |
3.2.3 服饰类工艺美术 | 第50-57页 |
3.2.4 雕塑类工艺美术 | 第57-61页 |
3.2.5 其它品类工艺美术 | 第61-64页 |
3.3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的社会功能 | 第64-68页 |
3.3.1 实用功能 | 第65页 |
3.3.2 经济功能 | 第65-66页 |
3.3.3 审美功能 | 第66页 |
3.3.4 其它功能 | 第66-68页 |
第四章 西藏当代工艺美术的美学风格特征 | 第68-85页 |
4.1 创作题材美学风格特征 | 第68-70页 |
4.1.1 宗教题材美 | 第68-69页 |
4.1.2 民俗题材美 | 第69-70页 |
4.2 外观形制美学风格特征 | 第70-74页 |
4.2.1 形制地域美 | 第70-71页 |
4.2.2 创新形式美 | 第71-74页 |
4.3 装饰图案美学风格特征 | 第74-79页 |
4.3.1 几何图形图案纹样 | 第75-77页 |
4.3.2 文字符号图案纹样 | 第77-78页 |
4.3.3 动物图案纹样 | 第78页 |
4.3.4 植物图案纹样 | 第78-79页 |
4.4 工艺技术美学风格特征 | 第79-85页 |
4.4.1 当代技术美 | 第80-82页 |
4.4.2 材料质地美 | 第82-8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附录 | 第92-97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