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

滋肾调肝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肾虚肝郁证闭经溢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6页
前言第7-9页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第9-14页
    1 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第9-10页
        1.1 病例来源第9页
        1.2 诊断标准第9页
        1.3 调查病例选择第9-10页
    2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10-13页
        2.1 研究对象第10-11页
        2.2 治疗方法第11-12页
        2.3 观察指标第12页
        2.4 疗效评定标准第12-13页
    3 统计学处理第13-14页
第二章 研究结果第14-19页
    1 两组病例在接受治疗前的可比性分析第14-15页
        1.1 两组病例年龄分布比较第14页
        1.2 接受治疗前两组病例在溢乳症状评分方面的比较第14页
        1.3 接受治疗前两组病例经量评分比较第14-15页
        1.4 接受治疗前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分布比较第15页
        1.5 接受治疗前两组病例血清PRL水平分布比较第15页
    2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第15-19页
        2.1 两组病例接受治疗后在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第15-16页
        2.2 接受治疗后溢乳症状疗效比较第16页
        2.3 接受治疗后月经周期评分比较第16页
        2.4 接受治疗后经量评分比较第16-17页
        2.5 接受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第17页
        2.6 接受治疗后血清PRL水平比较第17-18页
        2.7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第18页
        2.8 安全性指标第18-19页
第三章 讨论第19-30页
    1 肾虚肝郁证闭经溢乳综合征的中医认识第19-20页
    2 西医对闭经溢乳综合征的认识第20-21页
    3 肾虚肝郁证闭经溢乳综合征的中医治则治法第21-22页
    4 滋肾调肝汤组方原则及分析第22-23页
    5 选择甲磺酸溴隐亭的依据第23页
    6 滋肾调肝汤治疗闭经溢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探讨第23-25页
    7 临床疗效分析第25-28页
        7.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第25页
        7.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溢乳症状疗效第25-26页
        7.3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情况积分比较分析第26-27页
        7.4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第27页
        7.5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PRL水平第27-28页
    8 不良反应分析第28页
    9 安全性分析第28页
    10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28-30页
结论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附录第33-37页
文献综述第37-45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简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坤饮治疗绝经综合征潮热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振元复脉颗粒治疗心肾阳虚、痰瘀痹阻型结脉证(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