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调亏灌溉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2.1.1 调亏灌溉的节水机理 | 第13-14页 |
2.1.2 辣椒调亏生育期 | 第14-15页 |
2.1.3 辣椒调亏程度 | 第15-16页 |
2.2 膜下滴灌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2.2.1 膜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页 |
2.2.2 膜下滴灌调亏技术的增产机理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3.1 试验区概况 | 第19页 |
3.2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3.3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3.4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0页 |
3.5 播前准备 | 第20-21页 |
3.5.1 试验地选择及整地 | 第20页 |
3.5.2 膜上覆土 | 第20-21页 |
3.5.3 查苗补苗 | 第21页 |
3.5.4 中耕除草 | 第21页 |
3.5.5 病虫害防治 | 第21页 |
3.6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1-23页 |
3.6.1 气象数据 | 第21页 |
3.6.2 产量 | 第21页 |
3.6.3 地温 | 第21页 |
3.6.4 土壤水分 | 第21-22页 |
3.6.5 辣椒耗水量 | 第22-23页 |
3.6.6 生长指标 | 第23页 |
3.6.7 辣椒干物质 | 第23页 |
3.6.8 辣椒水分利用效率 | 第23页 |
3.6.9 辣椒灌溉水利用效率 | 第23页 |
3.7 数据分析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25-35页 |
4.1 苗期不同处理土壤温度垂直动态变化 | 第25-28页 |
4.2 开花坐果期不同处理土壤温度垂直动态变化 | 第28-30页 |
4.3 盛果期不同处理土壤温度垂直动态变化 | 第30-32页 |
4.4 后果期不同处理土壤温度垂直动态变化 | 第32-34页 |
4.5 小结与结论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生长动态的影响 | 第35-41页 |
5.1 调亏灌溉辣椒株高生长动态 | 第35-36页 |
5.2 调亏灌溉辣椒茎粗生长动态 | 第36-38页 |
5.3 调亏灌溉辣椒叶面积指数 | 第38-39页 |
5.4 调亏灌溉辣椒干物质积累 | 第39-40页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六章 膜下滴灌调亏辣椒耗水特征 | 第41-47页 |
6.1 膜下滴灌调亏土壤水分动态 | 第41-42页 |
6.1.1 0-30cm和 30-7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 | 第41-42页 |
6.2 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耗水特征的影响 | 第42-45页 |
6.2.1 膜下滴灌调亏辣椒阶段耗水特征 | 第42-43页 |
6.2.2 膜下滴灌调亏辣椒全生育期耗水特征 | 第43-44页 |
6.2.3 膜下滴灌调亏辣椒不同生育期日耗水强度 | 第44页 |
6.2.4 膜下滴灌调亏辣椒不同生育期耗水模系数 | 第44-45页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七章 膜下滴灌调亏辣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第47-51页 |
7.1 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7.1.1 产量 | 第47-48页 |
7.1.2 单株结果数 | 第48页 |
7.1.3 单果重 | 第48页 |
7.2 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 | 第48-50页 |
7.2.1 水分利用效率 | 第48-49页 |
7.2.2 灌溉水利用效率 | 第49-50页 |
7.3 小结与结论 | 第50-5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8.1 结论 | 第51-52页 |
8.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导师简介 | 第60-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63页 |
资助项目来源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