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噻唑橙的核酸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45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DNA的二级结构第11-16页
        1.2.1 DNA的双螺旋结构第11-13页
        1.2.2 DNA G-quadruplex的结构第13-14页
        1.2.3 DNA G-quadruplex的生理功能第14-16页
    1.3 小分子核酸荧光探针简介第16-25页
        1.3.1 吖啶、菲啶类第16-19页
        1.3.2 菁类第19-20页
        1.3.3 罗丹明和荧光素类第20-22页
        1.3.4 噻嗪和噁嗪类染料第22-23页
        1.3.5 BODIPY(Boron dipyrromethene difluoride)类染料第23页
        1.3.6 苯并咪唑类染料第23-24页
        1.3.7 咔唑类染料第24-25页
    1.4 小分子探针与DNA相互作用方式第25-27页
        1.4.1 非共价键结合第26-27页
        1.4.2 共价结合第27页
        1.4.3 剪切作用第27页
        1.4.4 长距组装第27页
    1.5 DNA与小分子结合的研究方法第27-31页
        1.5.1 光谱法第28-30页
        1.5.2 其他方法第30-31页
    1.6 纳米碳点概述第31-32页
    1.7 纳米碳点的合成方法第32-35页
        1.7.1 自上而下法第32-33页
        1.7.2 自下而上法第33-35页
    1.8 碳量子点的化学修饰第35-36页
        1.8.1 化学修饰碳点实现表面钝化第35-36页
        1.8.2 化学修饰碳量子点实现发光调控第36页
        1.8.3 化学修饰碳点实现功能化第36页
    1.9 本论文设计思路与研究内容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5页
第二章 CDs-TO的合成、表征以及与不同结构D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与应用第45-60页
    2.1 实验部分第45-49页
        2.1.1 核酸第45-46页
        2.1.2 试剂与材料第46-47页
        2.1.3 仪器与设备第47页
        2.1.4 CDs-TO的合成第47-48页
        2.1.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第48页
        2.1.6 荧光光谱测定第48-49页
        2.1.7 选择性和抗干扰实验第49页
        2.1.8 结合模式研究第49页
        2.1.9 人血清样品分析第49页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58页
        2.2.1 制备和表征CDs和CDs-TO纳米探针第49-52页
        2.2.3 干扰实验第52-53页
        2.2.4 与G4s的结合模式研究第53-54页
        2.2.5 对ssab和c-myc的灵敏度测定第54-57页
        2.2.6 血清样品实验第57-58页
    2.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第三章 TO、TO-COOH、TO-NH_2的细胞实验第60-67页
    3.1 实验部分第60-62页
        3.1.1 试剂与材料第60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60页
        3.1.3 TO-NH_2的合成第60-61页
        3.1.4 流式细胞分析第61-62页
        3.1.5 激光共聚焦成像第62页
        3.1.6 细胞毒性实验第6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3.2.1 流式细胞实验结果第62-63页
        3.2.2 共聚焦成像实验结果第63-65页
        3.2.3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第65-66页
    3.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TO-PDA的合成及光谱表征第67-74页
    4.1 实验部分第68-70页
        4.1.1 试剂与材料第68页
        4.1.2 核酸第68页
        4.1.3 仪器与设备第68-69页
        4.1.4 TO-PDA的合成第69-70页
        4.1.5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第70页
        4.1.6 荧光光谱测定第70页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71页
        4.2.1 TO-PD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70-71页
        4.2.2 TO-PDA的荧光光谱第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4页
全文结论第74-75页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澳洲茄胺的合成研究及[2+4]环加成构筑异喹啉环的研究
下一篇:镍基非贵金属三维电极的构建及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