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16页 |
1.1.1 碳纳米纤维概述 | 第12-13页 |
1.1.2 碳纳米纤维的应用 | 第13-16页 |
1.2 无机锆化物及杂化材料 | 第16-20页 |
1.2.1 ZrO_2的结构及性质 | 第17-18页 |
1.2.2 ZrC的结构及性质 | 第18页 |
1.2.3 ZrN的结构及性质 | 第18-20页 |
1.3 无机钛化物及杂化材料 | 第20-22页 |
1.4 柔性电极材料 | 第22-24页 |
1.5 气流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 | 第24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气流纺丝法制备ZrO_2/PAN杂化纳米纤维 | 第27-41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7-28页 |
2.2 ZrO_2-CF杂化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1 气流纺丝法制备ZrO_2/PAN杂化纳米纤维 | 第28页 |
2.2.2 碳热处理制备ZrO_2碳纳米纤维 | 第28-29页 |
2.3 表征方法与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3.1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 第29页 |
2.3.2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29页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9页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页 |
2.3.5 热稳定性分析(TGA) | 第29-30页 |
2.3.6 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BET) | 第30页 |
2.3.7 紫外分光光度计 | 第30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2.4.1 ZrO_2/PAN杂化纳米纤维宏观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2.4.2 ZrO_2/PAN杂化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分析(SEM)及直径分布 | 第31-34页 |
2.4.3 热稳定性分析(TG) | 第34-35页 |
2.4.4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35-36页 |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6页 |
2.4.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6-37页 |
2.4.7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37-38页 |
2.4.8 ZrO_2杂化碳纳米纤维吸附氨气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3D柔性锆基杂化碳纳米纤维(ZrC-CF/ZrN-CF)的制备 | 第41-63页 |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41-42页 |
3.2 3D柔性锆基杂化碳纳米纤维(ZrC-CF/ZrN-CF)的制备 | 第42-43页 |
3.2.1 ZrC-CF/ZrN-CF的制备 | 第42-43页 |
3.2.2 电池制备 | 第43页 |
3.3 表征方法与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3.3.1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 第44页 |
3.3.2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44页 |
3.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4页 |
3.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4页 |
3.3.5 热稳定性分析(TGA) | 第44页 |
3.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44页 |
3.3.7 拉曼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3.3.8 阻抗分析 | 第45页 |
3.3.9 比电容测试分析 | 第4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5-61页 |
3.4.1 锆基杂化碳纳米纤维的制备过程 | 第45-46页 |
3.4.2 锆基杂化碳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分析(SEM)和直径分布 | 第46-48页 |
3.4.3 锆基杂化碳纳米纤维柔性结构分析及机理示意图 | 第48-50页 |
3.4.4 锆基杂化碳纳米纤维EDX分析 | 第50-52页 |
3.4.5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52页 |
3.4.6 热稳定性分析(TG) | 第52-53页 |
3.4.7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53-54页 |
3.4.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54-55页 |
3.4.9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55-56页 |
3.4.10 拉曼分析 | 第56-57页 |
3.4.11 制备ZrC-CF和ZrN-CF最佳掺杂量、碳化温度的筛选 | 第57-59页 |
3.4.12 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59-60页 |
3.4.13 比电容及循环性能分析 | 第6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Zr_(0.5)Ti_(4.95)N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超级电容器应用研究 | 第63-81页 |
4.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63-64页 |
4.2 Zr_(0.5)Ti_(4.95)/PAN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64-65页 |
4.3 表征方法与性能测试 | 第65-67页 |
4.3.1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 第65页 |
4.3.2 透射电镜分析(TFM) | 第65页 |
4.3.3 热稳定性分析(TGA) | 第65页 |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65页 |
4.3.5 拉曼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4.3.6 面电阻测试 | 第66页 |
4.3.7 电化学测试 | 第66-6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7-79页 |
4.4.1 3D柔性Zr_(0.05)Ti_(4.95)N碳纳米纤维作用机理图 | 第67-68页 |
4.4.2 Zr_(0.05)Ti_(4.95)N碳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分析(SEM)与直径分布 | 第68-69页 |
4.4.3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69-70页 |
4.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70-71页 |
4.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71-73页 |
4.4.6 热稳定性分析(TG) | 第73-74页 |
4.4.7 拉曼分析 | 第74页 |
4.4.8 面电阻测试 | 第74-75页 |
4.4.9 循环伏安测试 | 第75-76页 |
4.4.10 交流阻抗分析 | 第76-77页 |
4.4.11 充放电测试 | 第77-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5页 |
5.1 结论 | 第81-82页 |
5.2 展望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