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中VK3、纳米银溶出Ag+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4页 |
一、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K_3 | 第14-27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16页 |
1.1.1 主要仪器 | 第14页 |
1.1.2 试剂 | 第14页 |
1.1.3 VK_3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14页 |
1.1.4 血清样品预处理 | 第14页 |
1.1.5 色谱条件及测定 | 第14-15页 |
1.1.6 镀汞膜玻碳电极的制备 | 第15页 |
1.1.7 VK_3的测定 | 第15页 |
1.1.8 受试者数量的选择 | 第15-16页 |
1.1.9 血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 第16页 |
1.2 结果 | 第16-22页 |
1.2.1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16-17页 |
1.2.2 重现性 | 第17页 |
1.2.3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17-18页 |
1.2.4 回收试验 | 第18页 |
1.2.5 血液样品中VK_3的测定 | 第18-19页 |
1.2.6 VK_3医学参考值的确定 | 第19-22页 |
1.3 讨论 | 第22-26页 |
1.4 小结 | 第26-27页 |
二、银纳米颗粒溶出银离子的电化学检测 | 第27-36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7-28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2.1.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7页 |
2.1.4 修饰电极的准备 | 第27-28页 |
2.1.5 纳米银的制备 | 第28页 |
2.1.6 循环伏安条件 | 第28页 |
2.1.7 测定方法 | 第28页 |
2.1.8 透射电镜样本制备 | 第28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8-33页 |
2.2.1 纳米银透射电镜 | 第28-30页 |
2.2.2 循环伏安 | 第30页 |
2.2.3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30-32页 |
2.2.4 重现性 | 第32页 |
2.2.5 样本测定 | 第32-33页 |
2.3 讨论 | 第33-35页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1-42页 |
综述 | 第42-5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