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乳腺癌及肿瘤新生血管成像的实验研究
主要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前言 | 第17-30页 |
同步辖射X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的物理基础 | 第17-23页 |
1、类同轴成像 | 第19-20页 |
2、衍射增强法 | 第20-22页 |
3、干涉法成像 | 第22-23页 |
同步辐射X线光栅成像技术的物理基础 | 第23-24页 |
同步辐射X线焚光成像技术的物理基础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第一部分 类同轴X线相位衬度成像研究 | 第30-54页 |
前言 | 第30-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同步辐射光源和类同轴相位衬度成像方法 | 第31-33页 |
乳腺X线摄影成像方法 | 第33-36页 |
图像的评价 | 第34页 |
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 | 第34-36页 |
结果 | 第36-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第二部分 衍射增强法成像试验 | 第54-76页 |
前言 | 第54-5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5-60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5页 |
同步辐射光源及衍射增强成像方法 | 第55-57页 |
影像评价 | 第57-58页 |
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 | 第58-60页 |
结果 | 第60-68页 |
1.摇摆曲线各部位的图像及折射图像的比较 | 第60-63页 |
2.肿瘤内部信息的测定 | 第63-64页 |
3.肿瘤边界旳确定 | 第64-65页 |
4.肿瘤新生血管的检出 | 第65-67页 |
5.衍射增强CT成像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第三部分 同步辐射光栅成像 | 第76-92页 |
前言 | 第76-7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7-82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77-78页 |
同步辐射光源及光栅成像方法 | 第78-79页 |
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 | 第79-82页 |
结果 | 第82-86页 |
讨论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第四部分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法 | 第92-104页 |
前言 | 第92-9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3-95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93-94页 |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 | 第94-95页 |
结果 | 第95-98页 |
讨论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总结及展望 | 第104-105页 |
文献综述 | 第10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第116页 |
参加会议 | 第116页 |
参编书目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