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现有物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2 太赫兹技术用于物质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工作 | 第21-26页 |
第二章 太赫兹技术的物理基础 | 第26-40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太赫兹波的产生和探测 | 第26-33页 |
2.2.1 太赫兹波的产生 | 第26-30页 |
2.2.2 太赫兹波的探测 | 第30-33页 |
2.3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 第33-39页 |
2.3.1 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第33-34页 |
2.3.2 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第34-35页 |
2.3.3 提取材料光学参数的基本原理 | 第35-39页 |
2.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基于模糊聚类和模糊识别的爆炸物太赫兹光谱识别研究 | 第40-62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模糊集合论基础 | 第40-49页 |
3.2.1 模糊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 第41-42页 |
3.2.2 模糊集的运算及其性质 | 第42页 |
3.2.3 模糊集的截集与贴近度 | 第42-44页 |
3.2.4 模糊关系的定义及合成 | 第44-45页 |
3.2.5 模糊等价矩阵与模糊相似矩阵 | 第45-49页 |
3.3 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型识别 | 第49-51页 |
3.3.1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3.3.2 模糊模型识别方法 | 第50-51页 |
3.4 爆炸物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 | 第51-54页 |
3.5 爆炸物模糊聚类分析 | 第54-57页 |
3.6 待检物品模糊模式识别 | 第57-58页 |
3.7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3.8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基于 PCA 和模糊识别的生物分子太赫兹光谱识别研究 | 第62-80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PCA 的基本原理 | 第62-66页 |
4.3 生物分子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 | 第66-67页 |
4.4 实验数据介绍 | 第67页 |
4.5 基于 PCA 的太赫兹光谱特征提取 | 第67-70页 |
4.5.1 基于 PCA 的 THz 光谱特征提取原理 | 第68页 |
4.5.2 基于 PCA 的 THz 光谱特征提取结果 | 第68-70页 |
4.6 生物分子太赫兹光谱模糊模式识别 | 第70-74页 |
4.6.1 标准模型库的建立 | 第70-72页 |
4.6.2 仿真实验 | 第72-74页 |
4.7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4-77页 |
4.8 小结 | 第77-80页 |
第五章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药物多组分同时定量测定 | 第80-94页 |
5.1 引言 | 第80页 |
5.2 定量分析算法 | 第80-84页 |
5.2.1 多元线性回归 | 第81-82页 |
5.2.2 主成分回归 | 第82页 |
5.2.3 偏最小二乘回归 | 第82-83页 |
5.2.4 模型评价指标 | 第83-84页 |
5.3 实验介绍 | 第84-86页 |
5.3.1 仪器与参数 | 第84-85页 |
5.3.2 实验样品制备 | 第85-86页 |
5.4 多元药物混合物的太赫兹光谱 | 第86-88页 |
5.5 多元药物混合物的定量分析 | 第88-92页 |
5.5.1 三元药物混合物定量分析 | 第89-90页 |
5.5.2 四元药物混合物定量分析 | 第90-91页 |
5.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1-92页 |
5.6 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特征谱区筛选算法及其在多元混合物的太赫兹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 第94-108页 |
6.1 引言 | 第94-95页 |
6.2 特征谱区筛选算法 | 第95-97页 |
6.2.1 常规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原理 | 第95页 |
6.2.2 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原理 | 第95-96页 |
6.2.3 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原理 | 第96页 |
6.2.4 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原理 | 第96-97页 |
6.3 实验介绍 | 第97-98页 |
6.3.1 实验装置与样品制备 | 第97页 |
6.3.2 太赫兹光谱数据采集 | 第97-98页 |
6.4 特征谱区筛选在多元混合物的太赫兹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 第98-106页 |
6.4.1 基于 iPLS 特征光谱区间筛选及模型建立 | 第98-101页 |
6.4.2 基于 biPLS 特征光谱区间筛选及模型建立 | 第101-103页 |
6.4.3 基于 siPLS 特征光谱区间筛选及模型建立 | 第103-104页 |
6.4.4 基于 mwPLS 特征光谱区间筛选及模型建立 | 第104-105页 |
6.4.5 模型性能比较与讨论 | 第105-106页 |
6.5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7.1 总结 | 第108-110页 |
7.2 展望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