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一种新型五轴联动机床的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机床的运动学分析第11-12页
        1.2.2 机床数控系统开发第12-14页
        1.2.3 交流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运动学分析第16-30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机床简介第16-18页
        2.2.1 机床结构第16-17页
        2.2.2 机床坐标轴和方向第17-18页
    2.3 运动学变换第18-24页
        2.3.1 机构简图与坐标系建立第18-19页
        2.3.2 运动学逆变换第19-22页
        2.3.3 运动学正变换第22-24页
    2.4 工作空间分析第24-29页
        2.4.1 目标工作空间第24页
        2.4.2 约束条件分析第24-26页
        2.4.3 工作空间求解第26-29页
    2.5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数控系统功能开发第30-52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数控系统硬件设计第30-34页
        3.2.1 硬件结构第30-31页
        3.2.2 主电路第31-32页
        3.2.3 控制电路第32-34页
    3.3 数控系统软件开发第34-44页
        3.3.1 软件结构第34-35页
        3.3.2 PLC 控制第35-37页
        3.3.3 运动控制第37-40页
        3.3.4 人机交互第40-44页
    3.4 数控加工辅助模块开发第44-49页
        3.4.1 后置处理模块开发第44-47页
        3.4.2 加工仿真模块开发第47-49页
    3.5 数控系统功能调试第49-51页
        3.5.1 伺服驱动参数整定第49-50页
        3.5.2 数控加工功能调试第50-51页
    3.6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伺服进给系统的机电耦合建模方法研究第52-61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伺服进给系统的组成第52-54页
    4.3 控制器模型第54页
    4.4 驱动器模型第54-58页
        4.4.1 驱动器参考模型第54-55页
        4.4.2 驱动器模型辨识第55-58页
    4.5 控制对象模型及机电耦合系统结构框图第58-60页
    4.6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科研情况和学术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中微量油污染在线检测技术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深水管汇结构国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