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透水路面设计介绍 | 第10-12页 |
1.2.1 透水路面典型结构 | 第10-11页 |
1.2.2 透水路面设计 | 第11-12页 |
1.3 透水路面性能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1.4 透水路面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4-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实验概况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实验目的 | 第16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16-17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2.3.1 透水混凝土砖 | 第17页 |
2.3.2 粗砂找平层 | 第17页 |
2.3.3 单级配碎石 | 第17-18页 |
2.3.4 合成雨水 | 第18-19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2.5 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5.1 雨水入渗率 | 第20页 |
2.5.2 污染物去除率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各结构层入渗率及污染物去除率结果与机理研究 | 第21-38页 |
3.1 透水混凝土砖雨水入渗率及污染物去除率结果与机理 | 第21-24页 |
3.1.1 入渗率结果及机理研究 | 第21-22页 |
3.1.2 水质净化结果及机理研究 | 第22-24页 |
3.2 粗砂找平层入渗率及污染物去除率结果与机理 | 第24-31页 |
3.2.1 入渗率结果及机理研究 | 第24-25页 |
3.2.2 水质净化结果及机理研究 | 第25-31页 |
3.3 级配碎石透水垫层入渗率及污染物去除率结果与机理 | 第31-35页 |
3.3.1 入渗率结果及机理研究 | 第31-32页 |
3.3.2 水质净化结果及机理研究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污染物净化数学模型研究 | 第38-60页 |
4.1 透水混凝土砖污染物净化数学模型 | 第39页 |
4.2 粗砂找平层污染物净化数学模型 | 第39-46页 |
4.2.1 COD 净化数学模型 | 第39-42页 |
4.2.2 SS 净化数学模型 | 第42-44页 |
4.2.3 TP 净化数学模型 | 第44-46页 |
4.3 碎石透水垫层污染物净化数学模型 | 第46-54页 |
4.3.1 COD 净化数学模型 | 第46-49页 |
4.3.2 SS 净化数学模型 | 第49-52页 |
4.3.3 TP 净化数学模型 | 第52-54页 |
4.4 组合模型 | 第54-56页 |
4.4.1 理论依据 | 第54-55页 |
4.4.2 组合情况数学模型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5.2 建议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